当前位置:首页 > 老人心累、乏力,竟是因为缺铁性贫血

老人心累、乏力,竟是因为缺铁性贫血

欧晋平副主任医师

内科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累、乏力的症状,伴头昏,间断有腹痛、黑便的症状。经查体和血常规、胃镜等检查,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建议患者同时治疗消化道出血和缺铁性贫血。患者服药2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血常规逐渐恢复,让患者继续服用铁剂巩固疗效。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2岁

【疾病类型】缺铁性贫血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8/18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叶酸片、铝镁加混悬液、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

【治疗周期】服药6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乏力、头晕等症状,血常规各指标上升


一、初次面诊
老年患者5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心累、乏力的症状,伴头昏,活动后加重,平静休息数分钟后心累可稍缓解,间断有腹痛,解黑便3次,为了解具体情况,患者前来就诊。我仔细询问患者的症状和病史,患者说,端坐时及夜间无阵发性呼吸困难,无恶心、呕吐、呕血、腹泻,无畏寒、发热、咳嗽,无胸闷、胸痛,无血尿。无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无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5年前曾行白内障手术。进行查体,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精神稍差,全身皮肤未见瘀点、瘀斑,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双下肢轻度水肿。我安排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查:白细胞9.0x10^9/L,红细胞2.8x10^12/L,血红蛋白46g/L,血小板285x10^9/L,平均红细胞体积81.66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18.29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223.92g/L。抽血化验,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低于正常,增生性骨髓象(内外铁减低)。鉴于患者有腹痛、黑便症状,我怀疑可能存在消化道出血,安排患者进行胃镜检查,电子胃镜显示:上消化道出血,幽门管溃疡。结合患者症状及相关检查,我诊断为消化道出血引起的缺铁性贫血。

二、治疗经过
我向患者解释病情,消化道出血导致铁流失,如果平时对铁的摄入又比较少的话,机体中铁的需求与供给就会失衡,导致体内贮存的铁耗尽,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导致缺铁性贫血。我建议患者双管齐下进行治疗,一方面补充铁元素,另一方面还有防止铁大量流失,即同时治疗缺铁性贫血和幽门管溃疡,患者听得似懂非懂,但表示相信我的建议,同意治疗。我给患者开具了复方硫酸亚铁叶酸片和叶酸片用于补充造血原料,铝镁加混悬液、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用于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让患者服药两个月后复查。
三、治疗效果
患者服用药物两个月后前来复查,可以看到精神状态良好,面色较红润,患者自述治疗后无乏力、头晕等症状,腹痛、黑便症状也没有了,排便顺畅。我让患者再次检查血常规,白细胞和血红蛋白的数值有所提高,红细胞计数也明显上升。我进行查体,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患者非常高兴,多次向我表达感谢,我告诉不可以掉以轻心,应继续服用铁剂四个月,以巩固疗效,补充体内储存铁的含量。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好转,我感到非常开心,但仍不放心,多次嘱咐患者要注意日常的护理:
1.患者需要长期按时服药,注意要按时按量,不可私自停药或更改用量。另外,服药时不能喝茶,以免铁被鞣酸沉淀而不能被吸收。
2.加强膳食营养,多吃动物肝、动物血、深绿色蔬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3.禁止剧烈运动,患者更换体位时动作应缓慢,活动时若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症状,应立即平卧,预防跌倒等意外发生。
4.调整好个人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5.定期复查,如果症状复发,应及时复诊,不要拖延。
五、个人感悟
缺铁性贫血多发生于婴幼儿、青少年、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原因有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等。这位患者就是因消化道出血,导致铁丢失过多,从而引起的缺铁性贫血。建议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补充身体所需的铁元素,保持营养均衡,如果出现异常出血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对症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