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胎儿脖子打圈圈,原来是脐带绕颈

胎儿脖子打圈圈,原来是脐带绕颈

王凤英主任医师

妇产科学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怀孕40+1周,1小时出现无诱因出现下腹痛,无明显规则,伴阴道见红,自觉胎动正常。患者有临产征兆,安排患者住院并完善相关检查,发现胎儿绕颈3周。诊断为先兆临产、脐带绕颈。患者及家属要求阴道试产,顺利娩出一活女婴。产后患者恢复良好,无不适症状,新生儿健康。产后2天,患者及新生儿平安出院。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29岁

【疾病类型】脐带绕颈、先兆临产

【就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就诊时间】2020/9/15

【治疗方案】胎心监护+药物治疗(卡前列甲酯栓、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胱氨酸片、转化糖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4天

【治疗效果】母女平安,无不适症状


一、初次面诊
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定期产检未见异常。现怀孕40+1周,1小时前无诱因出现下腹痛,无明显规则,伴阴道见红,自觉胎动正常。我随即安排患者到妇产科住院。经询问得知,孕妇自停经以来无发热,食欲食量良好,睡眠情况良好,怀孕后体重增加18公斤,二便正常,无特殊病史及外伤史。查体:患者发育正常,营养良好,正常面容,表情自如,自动体位,神志清楚,语音清晰,查体合作,各指征均正常。专科检查:宫底高度33.0cm,腹围103.0cm,估计胎儿大小3300.00g,胎方位LOA,宫缩不规则,胎心音140次/分。阴检:宫口未开,宫颈质地软,宫颈位置中,宫颈消退90.00%。先露位置S-2。胎膜未破。骨盆测量:髂前上棘间径24.0cm,髂嵴间径25.0cm,骶耻外径19.0cm,坐骨结节间径9.0cm。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四项、肝功八项、生化八项均无明显异常,乙肝五项均为阴性。唐氏筛查:21-三体综合征:低风险,18-三体:低风险,开放性脊柱裂:低风险。糖耐量试验未有异常。超声示:宫内妊娠,单活胎,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测值正常,胎儿超声四项生物物理评分8分,胎儿颈部:见VVV型脐带压迹,胎盘位于前壁,厚40mm,成熟度II度,脐动脉S/D2.2,双顶径89mm,胎儿估重2832+-381g。根据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诊断为先兆临产、脐带绕颈。

二、治疗经过
检查患者骨盆未见明显异常,告知患者及家属脐带绕颈3周,可能出现胎儿宫内缺氧、胎死宫内等风险,患者及家属要求进行阴道试产,并签字同意。分娩全程予以胎心监护,分娩过程中未见胎心减速,顺利娩出一活女婴,脐带绕颈3周,新生儿外观未见明显畸形,Apgar评分10分,体重4.1kg,身长52cm。羊水清,羊水量600ml,胎盘娩出完整,胎膜娩出基本完整。给予卡前列甲酯栓预防产后出血,2小时共出血275ml,产后给予患者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用于抗感染,胱氨酸片用于补充氨基酸,转化糖注射液用于补液治疗。
三、治疗效果
患者既往身体素质较好,产后生命体征平稳,无宫颈撕裂,胎盘剥离正常,当天宫底恢复至脐下1厘米。产后24小时之内没有出现异常出血情况。产后住院2天,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可下床缓慢行走,恶露排出正常,二便正常,可进食半流质饮食,哺乳正常,阴道无感染,一般情况良好。新生儿各项检查无异常,同意患者出院休养。患者及家属多次向我表示感谢,我也非常高兴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平安出院,我也感到非常开心,但仍多次嘱咐患者及家属注意哺乳期的护理:
1.母乳喂养期间,应保持乳头的清洁,用温水清洗乳头,必要时,可涂抹油脂来防止乳头皲裂,以免影响正常的母乳喂养或引发感染。
2.大部分女性在母乳喂养期间,会出现月经不规律的情况,但身体仍在正常排卵,建议生产后一年内尽量不要怀孕,做好避孕措施,以免影响女性身体恢复。
3.在母乳喂养期间,应注意观察母乳量,如果出现母乳不够时,需及时寻找原因,加以纠正。
4.哺乳期的饮食应注意少油、少盐,食物要丰富多样化,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含铁和钙丰富的食物,增加粗纤维食物及水果。
5.哺乳的女性一定要戒烟戒酒,并且还要远离二手烟,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五、个人感悟
多数孕妇的脐带会在30~70厘米之间,而脐带如果绕颈一周可能会减少10厘米,脐带绕颈三周期出现,就可能会导致脐带总长度可能减少30厘米,那么在分娩的过程中很容易导致胎儿缺血、缺氧。所以脐带绕颈三周时,需要与家属及患者本人商量之后,才可决定分娩方式,选择剖宫产是相对来说比较好的方式,如果强硬要求顺产,需要在产程中密切监测胎心变化,若出现明显减速则提示需要急诊剖宫产。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