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难看的斑块——汗孔角化症引起的困扰

难看的斑块——汗孔角化症引起的困扰

聂小娟副主任医师

皮肤性病科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3个月前左侧大腿无明显诱因出现数枚米粒至黄豆大红疹,伴有瘙痒症状,曾诊断为湿疹,使用药物后无明显效果,不久前左小腿及左上肢也出现类似皮损。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检查结果,诊断为汗孔角化症。建议患者使用药物治疗,患者使用药物1个月后,明显可见皮损面积缩小20%左右,但还需要坚持用药。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16岁

【疾病类型】汗孔角化症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0/3/10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维A酸乳膏、尿素乳膏)

【治疗周期】长期用药

【治疗效果】明显可见皮损面积缩小20%左右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家长带来就诊的,患者自述3个月前左侧大腿无明显诱因出现数枚米粒至黄豆大红疹,伴有瘙痒症状,夜间更加难以忍受,经常挠抓。家长补充曾在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湿疹,服用抗过敏药物,联合外用激素药膏,症状无明显好转,且逐渐增多,不久前左小腿及左上肢出现类似皮损。经询问得知,患者无发热、头痛、乏力、腹痛、腹泻、恶心等其他特殊不适症状,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各系统检查均正常,身体发育正常,月经规律,智力正常。皮肤科检查:左小腿胫侧、左大腿及左肘关节可见米粒至黄豆大浸润性暗红色丘疹和斑丘疹,部分融合成斑块,表面粗糙,呈苔藓样改变,周围皮肤散在分布线状抓痕,皮肤无糜烂及溃疡,未见同形反应。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和生化全套检查均正常;真菌直接镜检及真菌培养均阴性;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腹部B超无异常发现。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增生,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真皮内可见胶原排列轻度紊乱,浅层血管周围可见淋巴细胞浸润;角化不全柱位于反折的表皮中,其下方颗粒层消失,可见角化不良细胞。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根据患者症状及检查结果,诊断为汗孔角化症。

二、治疗经过
见患者深受疾病困扰,家长非常担心,女孩子又比较在意外观,自从患病以来,都不敢穿裙子。我安慰患者及家长,通过积极的治疗,症状是可以得到改善的。我建议患者外用药物进行治疗,患者和家属商量后,同意治疗方案。我给患者开具了维A酸乳膏,该药有抗角化、抗炎的作用,可用于促进表皮颗粒层细胞分化;同时让患者使用尿素乳膏,用于软化皮肤的角质,起到滋润皮肤的作用。并嘱咐家长要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让孩子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紧张、激动、焦虑。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使用药物一个月后,前来复查。患者自述,用药后,瘙痒症状基本得到了控制,没有之前那么难以忍受,自己可以控制不去挠抓,大腿、小腿、手臂的斑块也比之前变薄了一些,颜色也变浅了。我检查患者的皮肤情况,明显可见皮损面积缩小20%左右,遗留暗褐色斑,未见破溃、渗出。患者看到治疗效果也非常满意,多次向我表示感谢。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症状好转,我也感到非常欣慰,但考虑汗孔角化症预后一般,我嘱咐患者要注意日常的护理:
1.本病有可能在停药后复发,因此要长期使用药物,应严格遵医嘱定期到院复诊。
2.注意皮肤护理及卫生,避免挠抓,防止继发感染。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要熬夜。
4.宜选用清淡、有营养、易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刺激性饮食,如胡椒、辣椒、芥末、生姜、大蒜、浓茶、咖啡等。
5.避免长时间日光照射,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
五、个人感悟
汗孔角化症最常见的症状是单个或数个孤立性角化损害,主要分布在手足、前臂和大腿等经常外露的部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比较大的影响。本次病例中的患者就是一个爱美的女孩,但是由于皮损面积较大,导致其产生自卑心理。建议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护理,遵医嘱用药,同时正确看待疾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