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包皮过长——阴茎癌的背后“推手”

包皮过长——阴茎癌的背后“推手”

熊英主治医师

肿瘤科中日友好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半年前偶然发现阴茎头部有一肿物,似豌豆大小,未引起重视。后阴茎边缘以及包皮内侧也出现同样的肿物,近半个月以来肿物增大明显,表面破溃,遂至我院就诊。经检查后,确诊为生殖细胞肿瘤中的阴茎癌。进行手术治疗以及化疗后,成功去除病灶,病情得到了控制。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2岁

【疾病类型】阴茎癌

【就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就诊时间】2019/5/27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包皮环切术、阴茎部分切除术)+化疗(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

【治疗周期】住院4天,化疗4个疗程

【治疗效果】成功去除病灶,病情得到了控制


一、初次面诊
患者来院就诊时,面露苦色,神情也极其不自然,经询问得知,患者本身有包皮过长的情况,但碍于讳疾忌医的心理,患者并未进行诊治。半年前偶然发现阴茎头部有一肿物,似豌豆大小,无明显疼痛、瘙痒症状,未引起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阴茎边缘以及包皮内侧也出现同样的肿物,由于患者工作比较繁忙,也未能就诊。近半个月以来肿物增大明显,表面破溃,包皮肿胀、疼痛,每次排尿都显得十分痛苦,患者发现问题的严重性,遂至我院就诊。我随即安排患者查体,检查发现患者的包皮过长,阴茎肿大,龟头表面以及包皮内侧有溃疡面,边界清楚,深浅不一,还有些许血色分泌物,阴茎活动性欠佳。随后,我又为患者安排了肝肾功能、血常规、腹部B超等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经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病变表面覆以鳞状上皮,上皮向下浸润性生长,呈片块状。结合患者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可确诊为生殖细胞肿瘤中的阴茎癌。

二、治疗经过
患者得知病情后,十分后悔自己没有早点就医,多次向我表示希望能尽早进行治疗。了解患者的意愿后,我制定了治疗方案,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取得了他们的同意。因为要进行手术,我先安排患者进行了术前检查,排除了手术禁忌。给予患者全身麻醉,行包皮环切术,去除包皮局部的病灶,再行阴茎部分切除术,去除阴茎头部的病灶。术后给予患者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进行化疗。注射用盐酸博来霉素为细胞毒类抗生素,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参入DNA,与DNA结合,使之破坏分解,有利于进一步抗肿瘤。
三、治疗效果
行包皮环切术以及阴茎部分切除术后,成功去除病灶,术后我多次对患者的手术切口进行评估,无感染、无渗血、无术后并发症,患者平安出院。出院后7天来医院门诊拆线,此时患者切口处已经结痂,恢复状况良好。我安排患者进行了复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身体的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阴茎以及包皮处未见肿瘤细胞。患者进行化疗之后,已无睾丸肿大、表面破溃、包皮肿胀、疼痛等症状,患者对此次治疗的效果比较满意。
四、注意事项
看着患者能平安出院,我由衷地感到高兴,与此同时,我也多次嘱咐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主要有以下几点:
1.患者出院后应保持切口处敷料清洁,定期更换敷料,切口处不要沾水,以免发生感染,出院后7天左右门诊随访拆线。
2.患者在平时应加强营养,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以及蛋白质的食物,清淡饮食,促进病情进一步恢复。
3.患者应保持愉悦的心情,不要有太大的心理负担,患者家属也应给予患者足够的理解、陪伴以及鼓励。
4.出院期间,如果患者身体有所不适,或者是出现病情加重等情况,应立即来医院就诊。
五、个人感悟
阴茎癌是男性生殖器官肿瘤之一,多见于40-60岁,阴茎癌发病早期可表现为阴茎头或包皮上皮有豆状大小的肿物,由于包皮掩盖不易被发现,随着病情的发展,包皮表面坏死,有血色渗出物。阴茎癌通常与包茎或包皮过长有着密切的关系,本病例中的患者就是因为包皮过长,又碍于情面,未能及时就诊,因而耽误了病情。建议男性定期去医院进行男科检查,如果存在包茎或包皮过长的情况,应及时进行治疗,以免发生阴茎癌。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