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儿出现打呼噜的症状,警惕腺样体肥大

小儿出现打呼噜的症状,警惕腺样体肥大

赵励副主任医师

五官科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名8岁的儿童,就诊前有打呼噜的症状,还伴随有张口呼吸、睡眠绵长等现象,用药经久不愈,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指标,进行X线检查显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A/N为0.76,鼻内镜检查发现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孔,初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使用手术配合药物进行治疗,预后较为良好,临床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8岁

【疾病类型】腺样体肥大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就诊时间】2021/12/17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腺样体切除术)+药物治疗(头孢克肟颗粒预防感染、布地奈德气雾剂预防炎症)

【治疗周期】住院1周,定期回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耳痛、耳鸣症状消失,听力改善


一、初次面诊
当日下午3点,我坐诊时来了一对母子。患者母亲较为焦急,请求我帮帮忙。我先是安抚母亲的情绪,并详细地进行问诊。随后了解到,患者就诊前二个月左右,开始不明原因的鼻塞现象,初始患者母亲以为是感冒,给予感冒药后,症状未缓解。近期症状加重,睡眠质量也受到影响,并出现张口呼吸、打呼噜的症状,家里人都比较担心,遂就医诊治。于是,我为患者及时安排了检查,查体发现一般情况较为良好,肝功能、肾功能等实验室检查也未见异常指标,神经检查无异常,排除神经损伤影响,进行X线检查显示鼻咽顶后壁软组织增厚,A/N为0.76,鼻内镜检查发现腺样体肥大堵塞鼻孔,双侧下鼻甲肥大,双侧鼻道可见脓性分泌物,初步诊断为腺样体肥大。

二、治疗经过
患者做完相关检查后,患者母亲还是比较担心,赶紧询问我具体原因,我简要的告知患者母亲病情的具体情况。患者出现的是腺样体肥大,是一种多发于3-8岁儿童的病症,一般需要住院手术切除,患者母亲表示愿意接受治疗。于是,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我简要的制定了治疗方案,因考虑患者出现腺样体肥大,伴随有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状,为病理性的增生,可考虑使用腺样体切除术进行治疗。考虑到这里,我安排患者办理了住院手续,并完成手术相关检查后,在其他医生配合下,对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腺样体,缓解临床症状,手术过程较为顺利,术后考虑患者有炎症感染的风险,于是给予头孢克肟颗粒预防感染,配合布地奈德气雾剂预防炎症。
三、治疗效果
一天后,患者因手术原因,出现疼痛症状,但整体精神尚佳,未进行处理。三天后,患者精神有所恢复,体征较为平稳,伤口未见感染。五天后,患者睡眠质量有所改善,伤口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的出血症状。一周后,患者各项体征较为平稳,自行出院休养。三周后,患者复诊时,未见明显不适症状,张口呼吸、打呼噜等消失,鼻内镜显示伤口愈合良好,实验室检查各项指标也无异常。
四、注意事项
受学业影响,患者在病情稍加恢复后,又回到了学校学习,患者整体恢复速度及状况较为良好,这是我感到比较欣慰的地方,但是考虑到术后恢复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在此期间需要做好防护措施,我郑重的叮嘱患者母亲一些注意事项:
1.患者需要注意保持饮食清淡,最好食用软烂易消化的食物,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减少饮食对身体的刺激。
2.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暖,避免着凉,注意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对控制病情有一定的帮助。
3.短期内还需避免大声吼叫或大力擤鼻,否则容易影响恢复效果,若期间出现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医院就诊观察。
五、个人感悟
1.腺样体肥大系腺样体因各种因素反复刺激而发生病理性增生,容易引起鼻堵、张口呼吸的症状,通常会在夜间加重,出现睡眠打鼾、睡眠不安等现象,该患者出现的疾病就是较为典型腺样体肥大的表现症状。
2.腺样体肥大一般多发生于3-8岁儿童,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病情延误,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呆板、智力减退等后果,但此次患者的治疗较为及时,虽然临床症状较为明显,但手术治疗效果较好,日常护理得当,所以,患者身体各方面恢复较为良好。
3.腺样体肥大刚开始发作时,其鼻塞的症状易与上呼吸道感染混淆,应及时到医院明确具体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避免病情延误。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