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发热呕吐不是小事,可能是危险的结核性脑膜炎

发热呕吐不是小事,可能是危险的结核性脑膜炎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发生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发烧,拖延一段时间后才就诊,经过检查后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上我主要是使用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这些药物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身体情况大幅度好转,发热情况基本消失,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全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0岁

【疾病类型】结核性脑膜炎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0/10/1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异烟肼、丙硫异烟胺、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8天,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患者身体情况大幅度好转,发热情况基本消失,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全改善


一、初次面诊
患者来到医院时精神状态较差,是在家人陪同下来到医院的。患者自述在数天前突然发热,并且出现恶心、呕吐,身体盗汗等症状,一开始他以为是普通的感冒发烧,但是经过这么长时间后症状仍然没有得到改善,遂到我院就诊。随即我安排查体,体温:38.5℃,呼吸:20次/分,血压:153/87mmHg,脉搏:105次/分,精神较差。但是胸部CT未见肺部病灶,排除肺部感染,于是我安排脑部CT,显示脑组织轻微水肿,可发现脑实质结核灶。根据患者的身体症状以及检查结果,我诊断其为结核性脑膜炎。

二、治疗经过
一开始患者并不将病情当回事,以为只是小病小灾,并没有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之后我向患者说明了结核性脑膜炎的危险性,患者以及其家属理解了病情的严重性,决定配合我的安排,住院接受治疗。我选择采取以下治疗手段进行治疗,首先采取内科常规II级护理,家属陪同患者接受治疗,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药物上我选择使用异烟肼、丙硫异烟胺进行抗结核治疗,然后使用左氧氟沙星、对氨基水杨酸钠进行抗感染治疗,帮助改善患者的结核性脑膜炎病情。
三、治疗效果
经过28天的治疗后,患者身体情况大幅度好转,发热情况基本消失,恶心、呕吐等症状完全改善,我随即安排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细胞总数为7×10^6/L,蛋白质为0.56g/L,蛋白和细胞数回到正常水平,并且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得WBC 8.5×10^9/L,血液正常。再安排脑部CT检查发现患者脑部水肿症状消失,脑实质结核灶大幅度缩小,因此我判断患者病情以及恢复,可以回家休养。
四、注意事项
为了防止结核性脑膜炎病情复发,我叮嘱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坚持按时按量服药,坚持定期复查身体状况。
2.患者要注意多饮水,少量多餐,饮食上要吃富含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如果患者肠胃功能较差,应食用流体食物为主。
3.患者还需要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保持病室清洁、整齐、安静,注意通风。平时可以适当多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传染。
五、个人感悟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我有了一些感悟。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因是患者感染了结核杆菌,导致脑部发生炎症反应,主要发生于脑膜、脉络丛等部位。进而如同本例患者一样,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精神萎靡、偏瘫等症状。如果患者不加重视,可能会与普通的感冒发烧症状混淆,进而拖延就医时间,加重病情。结核性脑膜炎可以完全治愈,但也有复发可能,因此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在治愈后应当定期复查,发现异常时及时就诊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