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为短肠综合征患者提供帮助

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为短肠综合征患者提供帮助

黄玉红主任医师

内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在做完肠梗阻小肠大部切除术后出现创口部位溢出肠内容物的情况,经过检查后确诊为短肠综合征,我主要采取全胃肠外营养支持以及剖腹探查、胆囊造口、小肠瘘口修补术的方式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后患者大便情况恢复正常,手术创口部位愈合良好。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53岁

【疾病类型】短肠综合征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3/1

【治疗方案】全胃肠外营养支持+手术治疗(剖腹探查、胆囊造口、小肠瘘口修补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90天,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大便情况恢复正常,手术创口部位愈合良好。


一、初次面诊
见到患者的时候,我感觉到患者身体较为虚弱,患者在一个月前刚刚做完肠梗阻小肠大部切除术,之后突然出现创口部位溢出肠内容物的情况,之前进行急诊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肠管疤痕收缩,多处出现缩窄环,予多处小肠切除、吻合,小肠残留75~80cm,查体发现患者身形消瘦,外形明显营养不良,心跳加快,并且手术切口下段全层裂开,内容物溢出,之后安排进行D-木糖吸收试验发现患者肠道吸收功能出现异常情况。综合患者的病史、检查结果以及症状等方面,我将其诊断为短肠综合征。

二、治疗经过
患者病情相对较为危急,并且出现了肠内容物溢出的症状,对患者的影响较大,经过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交流沟通以后,我立即安排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治疗上我首先通过使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的营养不良的状态,等待纠正患者的营养状态以后,逐渐停用全胃肠外营养支持,饮食安排半流质食物,两个月后安排患者进行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然后通过剖腹探查、胆囊造口、小肠瘘口修补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改善患者短肠综合征的身体情况。
三、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以后,患者身体情况基本恢复,大便情况恢复正常,手术创口部位愈合良好。安排查体结果为患者精神状态正常,神志清醒,营养不良情况完全好转,体重有所增加。安排进行D-木糖吸收试验发现患者小肠吸收功能恢复良好。这些症状基本说明患者的短肠综合征病情已经好转,此时患者的身体能够支持回家休养,于是经过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沟通后,安排患者出院。
四、注意事项
患者短肠综合征症状好转,身体恢复正常,我感到由衷的开心,但是想要进一步提高身体素质,我建议患者出院后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的饮食可以少时多餐,每日6-8餐,以减少食物对肠道的剌激。并且患者进食及咀嚼食物时要慢,以保障充分的吸收。
2.进食时要限制液体的摄入,最好喝水与进食固体食物分开进行,因为吃饭时喝水能够使肠蠕加速,结果使食物消化与吸收不完全。
3.患者吃的食物应以高蛋白、低纤维碳水化合物和中等量脂肪为主,其中主要包括:鱼肉、家禽、肉、蛋、豆腐和乳制品等。
五、个人感悟
经过对患者的治疗以后,我也有了一定的感想。首先本例患者主要是在做完肠梗阻小肠大部切除术后引起的短肠综合征,肠道手术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我们在做完手术应当注意维持身体的营养均衡,保持对身体的合理护理。短肠综合征患者可发生包括消化、吸收、营养、脱水和潜在致死性等方面的不良后果。这些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与患者有无良好的营养支持密切相关。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