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脑脊液引流,救治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脑脊液引流,救治结核性脑膜炎的重要手段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身体畏寒、畏光,经过检查后确诊为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上我主要采取盐酸乙胺丁醇片、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利福平片、复方甘露醇注射液进行药物治疗以及脑脊液引流,经过治疗后患者病情已得到控制,身体已经基本恢复,身体畏寒的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8岁

【疾病类型】结核性脑膜炎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1/3/1

【治疗方案】脑脊液引流+药物治疗(盐酸乙胺丁醇片、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利福平片、复方甘露醇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6天,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病情已得到控制,身体已经基本恢复,身体畏寒的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我刚见到患者时,患者精神状态萎靡不振,脸色蜡黄。患者自述接触过鸽子,三天前突然出现发热、恶心、呕吐等症状,并且身体畏寒、畏光,前额部剧烈头痛。随即我安排查体检查,结果为T38.6℃,P95次/分,R22次/分,双肺呼吸音清,肝脾未触及,脊柱、四肢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2 mm。鉴于患者出现结核性脑膜炎的瞳孔放大典型症状,此时我初步判断患者脑部出现感染,随即安排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外观为毛玻璃样,脑脊液压力为220mmH2O。安排脑部CT检查,结果为脑水肿,可发现脑实质结核灶。根据检查结果,我将其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

二、治疗经过
了解病情以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非常担心,我安抚着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情绪,建议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同意住院治疗。之后我选择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治疗,首先采取内科常规II级护理,家属陪同患者接受治疗,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由于患者此时脑部水肿的症状过于严重,我选择通过脑脊液引流的方式来帮助减轻患者脑部水肿症状,然后再使用复方甘露醇注射液、醋酸地塞米松注射液进行脱水治疗,进一步降低颅内压,最后使用盐酸乙胺丁醇片、利福平片治疗脑部结核。
三、治疗效果
经过26天住院治疗以后,患者身体已经基本恢复,身体畏寒的症状消失,前额部剧烈头痛,且恶心,呕吐已经基本好转,通过腰椎穿刺检查结果为患者脑脊液压力155mmH2O,并且患者无明显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通过脑脊液检查,显示患者脑脊液中蛋白和细胞数均明显下降。综合患者的身体症状以及检查结果,我判断患者身体恢复程度已经可以出院了,于是安排患者出院在家进行后续治疗。
四、注意事项
结核性脑膜炎的病程一般较长,并且对患者的身体机能损伤较大,因此我建议患者出院后注意以下事项:
1.在饮食上患者要加强营养,多吃一些优质蛋白,如鸡肉、鸭肉、鱼、瘦肉、蛋、牛奶,还要多补充维生素,可以吃一些蔬菜和水果,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2.生活上患者要注意休息,避免受凉、感冒,避免过度劳累,要戒烟戒酒。同时患者还需要注意调节心情,要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3.平时多注意自身的身体状态,如果有不适症状,应当及时到医院随访,明确自身情况。
五、个人感悟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我有了一些感悟。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脑膜的疾病。近年来,此病由于各种因素发生病变,导致病情复杂化,若不加以治疗,会引起更多并发症出现,从而增加治愈风险。例如本例患者,我在治疗时针对患者的症状分别采取了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因此治疗上需要依据的治疗原则是及时治疗、合理选药、联合用药及系统与个体化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