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反复高热,警惕甲型H1N1流感入侵!

反复高热,警惕甲型H1N1流感入侵!

迟翔宇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稽留热,使用退烧药,症状未缓解,出现畏寒、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在面诊过程中,患者呼吸困难,安排其入院完善检查,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使用药物治疗和鼻导管吸氧,患者住院8天,体温恢复,无不适症状,新型甲型H1NI核酸抗原阴性,同意出院。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28岁

【疾病类型】甲型H1N1流感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18/12/5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注射用阿奇霉素、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复方氨酚烷胺片、乙酰螺旋霉素片)+鼻导管吸氧

【治疗周期】住院8天,定期随访

【治疗效果】新型甲型H1NI核酸抗原阴性,无不适症状


一、初次面诊
患者于约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稽留热,体温39.1℃,在当地门诊使用退烧药(具体不详),体温降至正常,后再次升高,伴畏寒、鼻塞、流涕、咳嗽、咳痰等症状。遂前来就诊。经询问,患者既往身体健康,吸烟7年,30支/天;饮酒8年,啤酒4kg/d;未婚未育。查体:体温39.2℃,脉搏70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30/80mmHg,肥胖体型,神志清。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及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咽部充血,扁桃体无肿大。胸廓饱满,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在面诊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症状,我随即安排其住院,完善各项检查。血常规显示,白细胞8.02×10^9/L,中性粒细胞58.2%,血红蛋白197g/L,血小板211×10^9/L。血气分析显示:pH值7.461,二氧化碳分压233mmHg,动脉血氧分压78mmHg,碳酸氢根23.9mmHg(呼吸空气)。胸部CT示双下肺背部斑片状渗出影增多,并融合实变。次日患者体温升至39.8℃,并出现咯血,呼吸困难加重,动脉血氧分压降至72mmHg。血生化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230U/L,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90U/L,乳酸脱氢酶495.4U/L,肌酸激酶190.5U/L。复查胸部CT示背部双下肺实变影增多,内可见支气管气相。咽拭子检测示新型甲型H1NI核酸抗原阳性。根据患者症状相关检查结果,诊断为甲型H1N1流感。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按原因未明肺炎进行标准防护,并予以注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和注射用阿奇霉素进行抗感染治疗,住院次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加重,予以鼻导管吸氧3L/min。相关检查回报,诊断明确后,予调整治疗方案,予以磷酸奥司他韦胶囊进行抗病毒治疗、复方氨酚烷胺片用于解热镇痛,缓解患者不适症状,乙酰螺旋霉素片用于预防细菌感染。2天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7天后复查胸部CT示肺部病变明显吸收。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住院治疗8天,无高热、畏寒、鼻塞、流涕、咳嗽、咳痰、乏力等症状,自主呼吸顺畅,各项检查无异常,咽拭子检测示新型甲型H1NI核酸抗原阴性,体温恢复正常3天以上,肺部病变明显吸收,无器官衰竭,无特殊并发症,基本达到临床治愈标准,同意出院休养。患者多次向我表示感谢,说在住院隔离的日子里,多亏了我和护士的细心照顾。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恢复健康,我也感到非常高兴,但考虑到大病初愈,我多次嘱咐患者要做好日常的护理:
1.建议最好在家自行隔离一周,确定无复发症状再外出,外出时需要随时佩戴口罩,不去人群密集地,减少对外接触。
2.注意营养丰富均衡,糖、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无机盐种类齐全,比例合适,搭配适当。
3.还需坚持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劳累,注意个人卫生,促进疾病恢复。
4.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澡和换洗衣物;注意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物,防寒保暖,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
5.自身应正视疾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不良情绪的刺激。
五、个人感悟
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人群普遍易感,常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咽痛、咳嗽、咳痰、流涕、鼻塞、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多数症状较轻的患者经积极、有效的治疗后可治愈,但症状较重的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甚至导致死亡。本例患者,症状较轻,及时治疗,加之平时身体素质较好,恢复较快。甲型H1N1流感有较强的传染性,建议人们外出时佩戴口罩,积极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并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