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摔伤致右肱骨干骨折,行手术复位后恢复良好

摔伤致右肱骨干骨折,行手术复位后恢复良好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由于摔伤导致右肱骨干骨折,出现右上臂肿胀、疼痛、皮下瘀斑的症状。X光显示患者右侧肱骨干骨折,骨折端明显脱位,因此进行了右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复位肱骨干。患者术前术后都使用了药物消肿止痛、活血化瘀,治疗后肱骨干恢复良好,肿胀、疼痛、皮下瘀斑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5岁

【疾病类型】右肱骨干骨折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9/1

【治疗方案】右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地塞米松、甘露醇等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一个月门诊复查

【治疗效果】右肱骨干骨折端复位,用钢板螺钉固定,上臂疼痛、肿胀症状逐渐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者进门时,我注意到他手臂上简单缠绕着几圈布带,表情痛苦。陪同人员介绍说,患者在上班路上骑自行车和面包车相撞了,摔倒时用右手撑地,可能是骨折了。我询问患者感觉如何,患者说右手臂疼得厉害,接触地面时感觉骨头断了。我揭开缠绕的绷带,果然发现患者右上臂肿胀、皮下瘀斑,骨折断端移位顶到了皮肤。拿到患者X光检查报告后,我告诉患者右侧肱骨干骨折,骨折端明显脱位。需要尽快手术复位才能减轻疼痛。患者本人同意入院做手术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时查体,体温36.3℃、心跳80次/分、呼吸21次/分、血压134/89mmHg;右手肘处有部分皮肤擦伤。我们给患者静脉滴注地塞米松、甘露醇消肿止痛,减轻患者的肿胀、疼痛感,让患者口服活血止痛胶囊活血化瘀。然后使用夹板固定右上臂,避免右手臂下垂加大右上臂压力。此时患者家属也赶到医院,我们进行交流了患者的具体情况后,就进行了右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最后用钢板螺钉固定住了肱骨干。手术过后的几天内,我们还给予患者盐酸丙帕他莫镇痛、七叶皂苷钠消肿、克林霉素预防感染。
三、治疗效果
手术前患者右上臂肿胀、疼痛,皮下有瘀斑。在经过术前术后消肿止痛、活血化瘀药物治疗,以及右肱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后,患者右侧肱骨干骨折端位置逐渐恢复,右上臂肿胀、疼痛、皮下瘀斑也逐渐消失。患者住院7天后身体状况基本好转,准许出院。
1个月后复查时,患者手术部位刀口已愈合,X光检查显示右侧肱骨干骨折端位置基本已恢复,右上臂无疼痛、肿胀感,右肩、右肘功能可以小范围活动。
四、注意事项
1、患者手术后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右臂剧烈活动。但是,在保证骨折断端稳定的情况下,早期也可以进行一些功能锻炼,功能锻炼可以避免右臂肌肉萎缩和右肘关节的僵硬。如果患者出现肌肉僵硬的情况,可以选择按摩放松,保持右臂活动功能。
2、患者三个月内尽量不要再骑车出行,因为骑车会拉扯到右肱骨干,可能会影响骨头的恢复。
3、患者需要适量补钙和蛋白质,饮食应该清淡、营养,增加身体能量和增强体质,恢复期间适量吃一些骨头汤、鱼汤、牛肉、瘦猪肉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短期内突然过量进补骨头汤可能会造成患者血脂升高等异常情况。
五、个人感悟
患者就诊时X光图显示右侧肱骨干骨折,骨折端明显脱位。这种情况一般是骨折端受到外力和伤肢远端重力作用所造成的,因此患者需要尽快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避免骨折处的间隙端部越来越大,造成骨不连。由于患者积极配合我们的治疗,所以手术后恢复得很快。手术之后患肢暂不能活动,为避免肌肉紧张、僵硬,可以配合局部按摩,放松肌肉并促进血液循环。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