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幽门螺杆菌感染,容易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容易诱发慢性萎缩性胃炎

黄玉红主任医师

内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为45岁的男性,1个月之前开始出现阵发性上腹痛、胃脘胀满,有时候还有恶心不适,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初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及枸橼酸铋钾胶囊进行治疗,复查结果显示患者身体比较健康,平时注意休息即可。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5岁

【疾病类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4/6

【治疗方案】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枸橼酸铋钾胶囊

【治疗周期】药物治疗14天,停药1个月后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身体比较健康,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一、初次面诊
一日下午,一位男性患者前来我院就诊。据患者自述,他今年45岁,是一名教师,平常工作非常忙碌,导致自己经常没有按时吃饭,而且自己还没有吃早饭的习惯。1个月之前开始出现阵发性上腹痛、胃脘胀满,有时候还有恶心不适的情况,因为之前他从来没有出现过这些症状,便来到了我院就诊。初步了解患者的症状后,我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体温36.5℃,心跳82次/分。然后安排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胃镜结果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隆起糜烂,活检提示是胃角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度肠生化。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和检查结果,初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治疗经过
由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较多,治疗也需要在明确病因的情况下进行,所以我将检查、诊断结果给患者说明后,告诉患者需要通过进一步的检查来确定病因,患者再三考虑后同意了。我先是安排患者进行叶酸检查,提示正常;然后进行自身抗体检查,显示为阴性,排除自身免疫性胃炎;最后进行碳14呼气试验,显示阳性,说明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由此可以判断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
我将病因向患者说明后,也解释了患者需要进行药物治疗,患者同意了我的治疗方案,并希望我能尽快安排治疗。我给患者开具了阿莫西林胶囊、呋喃唑酮片、雷贝拉唑钠肠溶片及枸橼酸铋钾胶囊进行治疗。其中阿莫西林胶囊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从而发挥杀菌的作用;呋喃唑酮片能起到抗菌作用;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能够起到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枸橼酸铋钾胶囊能促进粘膜释放前列腺素,从而保护胃粘膜。
三、治疗效果
患者用药过程非常顺利,根治幽门螺杆菌的过程中没有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患者告诉我,规律使用2周药物后,阵发性上腹痛、胃脘胀满、恶心不适等症状逐渐缓解。我安排患者在停药1个月之后回院复查,患者按时来复查时,进行了碳14呼气试验,显示数值在正常范围内,提示幽门螺杆菌已经被成功根治。整体治疗效果较好,患者及其家属都比较满意。
四、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的病情已经得到有效的改善,但我还是比较担心患者因护理不当导致病情反复,所以提醒了患者一些注意事项:
1.香烟和刺激性饮品对胃黏膜的刺激和伤害不能忽视,患者要避免吸烟,也要避免咖啡、啤酒等刺激性饮品。
2.情绪对胃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患者要保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放松的精神状态,不要思虑太多。
3.患者要定期回院复查胃镜,因为这样可以评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严重程度,同时可用于筛查胃癌。
五、个人感悟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我有了一些感悟,通常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并不复杂,但是需要明确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果患者不根据病因进行积极的治疗,容易延误病情,也容易导致治疗效果不明显。此外,日常生活中,不规律的饮食习惯也对身体健康不利,患者应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从而预防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