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腹腔、大腿有包块,警惕鞘膜积液

腹腔、大腿有包块,警惕鞘膜积液

吴成副主任医师

中医学重庆市中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为男性,2岁7个月,在出生时即发现左侧腹股沟处有小包块,随着孩子长大,包块的体积逐渐增大,并且孩子平躺后包块有时会消失,有时会出现在大腿根部,哭闹后包块有明显增大的情况。检查后,诊断为左侧交通性鞘膜积液,进行鞘膜高位结扎术,治疗后局部包块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岁

【疾病类型】鞘膜积液

【就诊医院】重庆市中医院

【就诊时间】2021/5/14

【治疗方案】鞘膜高位结扎术+阿莫西林颗粒进行消炎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一个月内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腹股沟、大腿处包块消失,术后恢复较好


一、初次面诊
今天一位年龄较小的患者来到门诊,我发现患者刚刚哭闹过,据患者妈妈介绍,患者已经2岁7个月,但是患者出生后发现左侧腹股沟有一个小包块,家人认为是小孩积食导致的,包块在平躺后会消失,但是患者逐渐长大,包块的体积也在增长,并且患者妈妈最近发现患者左侧腹股沟的包块有时会在大腿根部,哭闹后包块更加明显,于是前来医院就诊。我对患者查体时发现患者阴茎发育正常,但是左侧阴囊稍大,并且阴囊透光试验为阳性,阴囊彩超显示左侧睾丸及上方可见积液暗区,确诊为左侧交通性鞘膜积液,建议患者住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的年龄较小,于是与患者家长进行沟通,我告知患者家长目前鞘膜积液使用药物治疗的效果较差,因此一般会进行手术治疗,并且患者为交通性鞘膜积液,移动性较大,如果不及时进行手术,可能会导致在移动时嵌顿在腹股沟,造成肠道受到影响,患者家长表示同意进行手术治疗。于是对患者进行了鞘膜高位结扎术,在腹股沟进行斜切口,切开腹股沟管,分开提睾肌,在内环上方结扎鞘突,从外环处挤出睾丸及附睾,切去壁层鞘膜,随后进行止血、缝合切口。术后使用阿莫西林颗粒进行消炎治疗,预防伤口感染。
三、治疗效果
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第一天,我查房时发现患者精神状态良好,并且患者年龄较小,想要下床活动,我告知患者刚刚做完手术不能马上下床活动,并且继续使用阿莫西林颗粒进行消炎治疗。在术后第三天,患者局部伤口无血性渗出,无红肿,同时患者腹股沟及大腿处无包块。术后第七天,对患者局部伤口进行拆线,伤口愈合良好,于是同意患者出院,但是嘱咐患者家长,在一个月后进行复查。复查时阴囊彩超无异常,术后伤口恢复良好。
四、注意事项
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并且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所以我也特地嘱咐患者,出院回家后不要贪玩,尽量不要与其他小朋友追逐打闹,避免误伤到局部的伤口,可以在家与爸爸妈妈一起讲故事。同时我叮嘱患者家长,出院后需要进食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加重胃肠道负担,同时也需要适当给孩子补充营养、增强体质,可以适当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考虑到患者还不能自主护理伤口,所以我也嘱咐家长,出院后尽量每天使用温水浸湿纱布,然后拧干水分,清洁局部伤口,避免感染。
五、个人感悟
如果在胚胎发育期间,鞘状突未完全闭合,导致鞘膜腔与腹腔相交通,腹腔内的液体可能会进入鞘膜腔,形成交通性鞘膜积液,一般会表现为腹股沟处包块,并且具有可移动性。腹腔压力增大后,可能会导致交通性鞘膜积液增大,所以也需要父母及时关注孩子的异常状况,交通性鞘膜积液如果在2岁后仍然存在,可能会影响孩子睾丸的正常发育,也可能会造成嵌顿,所以需要及时进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