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阴囊坠胀不适?可能是被忽视的鞘膜积液在作祟

阴囊坠胀不适?可能是被忽视的鞘膜积液在作祟

吴成副主任医师

中医学重庆市中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自述从十年前就开始感觉左侧阴囊上方坠胀不适,并且左侧阴囊稍大,在一个月前发现不适症状有所加重,于是立即入院检查。经我查体后发现,患者左侧腹股沟处有包块隆起,无压痛及红肿,并且左侧阴囊明显下垂,精索有增粗症状,结合阴囊B超,诊断为左侧精索鞘膜积液,进行鞘膜囊肿切除术,辅以注射用头孢呋辛钠,术后恢复良好。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16岁

【疾病类型】鞘膜积液

【就诊医院】重庆市中医院

【就诊时间】2020/11/1

【治疗方案】鞘膜囊肿切除术+药物治疗(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9天,一个月内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鞘膜积液消失,术后恢复良好


一、初次面诊
患者到门诊时,精神状态良好,据我了解,患者今年16岁,从十年前就开始感觉自己左侧阴囊有下坠感,并且感到不适,但是当时患者年龄较小,将症状告知家长后,家长未引起重视,但自己最近觉得左侧阴囊不适症状有所加重,于是与家长商量后就诊。经我查体后发现,患者平躺时左侧腹股沟处有包块,按压时无缩小、无压痛,不能回纳至腹腔,同时左侧睾丸精索增粗明显,有下垂症状,阴囊B超示:左侧睾丸鞘膜积液。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确诊为左侧精索鞘膜积液,于是建议患者住院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双侧睾丸、附睾发育正常,左侧精索鞘膜积液继续增大可能会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我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以免影响患者今后的正常性功能,患者家属表示同意治疗方案。于是我对患者进行了鞘膜囊肿切除术,进行麻醉后,在患者左侧阴囊侧面进行切口,发现左侧阴囊双精索,鞘膜囊位于双精索之间,切开鞘膜囊壁,对囊壁及双精索进行剥离,随后对切开进行缝合。术后使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消炎、抗感染治疗,以预防局部切口发炎。
三、治疗效果
患者手术后,麻醉完全消退后,患者意识比较清醒,自觉无不适症状,左侧腹股沟包块消失,阴囊切口无红肿。在术后第一天,患者感到切口疼痛,于是继续应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进行消炎、抗感染治疗,术后第七天,患者伤口恢复良好,无疼痛、红肿等不适症状,于是进行拆线。随着身体恢复,患者精神状态较佳,进食、睡眠正常,左侧精索鞘膜积液消失,并且伤口恢复良好,无感染的现象,于是同意患者出院,并嘱咐患者一个月后复查。
四、注意事项
该患者较年轻,体质较好,恢复较快,但是我也嘱咐患者,虽然伤口恢复良好,但是需要注意回家后应避免剧烈运动,近期尽量不要进行打篮球、跑步等活动,以免造成伤口开裂。同时我建议患者保持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上火,造成伤口发炎、感染。我也叮嘱患者,选择合适的内裤,避免内裤过紧,对局部造成不良刺激。考虑到患者已成年,我也特地嘱咐患者,在恢复期间,应避免性生活,以免对局部伤口及睾丸造成伤害,不利于身体恢复。
五、个人感悟
鞘膜积液其实有多种类型,常见的有精索鞘膜积液、睾丸鞘膜积液等,而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精索部鞘状突两端闭合,中间的精索鞘膜囊未闭合,导致过多的液体积聚在睾丸上方或腹股沟,可能会形成精索鞘膜积液,一般会在新生儿或小儿时期发病。这次的患者在年龄较小时发病,但未能予以重视,直到成年才进行治疗。所以在孩子出现阴囊坠胀的症状时,家长不要忽视孩子的感受,以免延误病情。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