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控制乏力、黄疸症状

药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有效控制乏力、黄疸症状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长期有易感乏力、食欲减退 、疼痛、失眠、低热、面黄肌瘦等症状,我为患者安排了肝功能、乙肝病毒DNA检测,通过检查和症状可考虑是慢性乙型肝炎引起的。患者可以选择干扰素α、丙酚替诺福韦、联苯双酯进行治疗,并且注意日常护理,通常可以有效控制病情。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7岁

【疾病类型】慢性乙型肝炎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19/4/22

【治疗方案】干扰素α、丙酚替诺福韦、联苯双酯治疗+日常护理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0-14 天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不错,各项指标均有好转。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位女性,年龄37岁,她说2年前检查被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她也一直在使用甘草酸二铵、硫普罗宁、复方益肝灵进行治疗。但都没有比较明显的效果,易感乏力、食欲减退、疼痛、失眠、低热等症状依旧存在,转氨酶也没有恢复正常,患者想要更换药物进行治疗,所以又来重新检查,我给她安排了肝功能、乙肝病毒DNA检测,结果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均为阳性,转氨酶指数较高,病毒载量没有得到较好的控制,可以初步判定为慢性乙型肝炎。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感觉她心理压力比较大,所以我没有立即安排药物进行治疗,我先是和她聊天,缓解她的心理压力。然后给她及其家属说了我的治疗方案主要是使用干扰素α、丙酚替诺福韦、联苯双酯进行抗病毒,然后需要注意日常护理,患者及其家属同意采用这种方案。在和患者沟通好之后,就开始用药,先使用了联苯双酯进行、丙酚替诺福韦进行静脉输入,抑制病毒的发展,减少病毒载量,但是在治疗过程中,我发现患者的乙肝抗体的滴度有变化,所以又使用了干扰素α稳定乙肝抗体滴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我发现患者的精神面貌更好了,笑容也多了。
三、治疗效果
在患者治疗之前,转氨酶指数较高,同时易感乏力、食欲减退、疼痛、失眠、低热、面黄肌瘦等症状比较明显,但是使用干扰素α、丙酚替诺福韦、联苯双酯治疗之后,转氨酶指数在逐渐降低,病毒载量在减少,病情得到了控制,上述症状也逐渐消失,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我多次慰问患者,看得出来患者的精神、心情都在逐渐改变,患者也不再过于担忧自己的病情。我也为患者感到高兴,这说明这种治疗方法还是有不错的效果的。
四、注意事项
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作为医生,我也比较高兴。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的症状都已经基本消失,所以她也想要申请出院。但我还是比较担心,害怕病毒没有得到比较好的控制,为了患者身体着想,我便安排她进行了复查。结果发现转氨酶指数已恢复正常,肝功能也基本恢复正常,同时乙肝病毒标志物也转阴了,所以我便同意了她的出院申请,但是我还是叮嘱她,在出院后要坚持使用丙酚替诺福韦、联苯双酯,同时也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补充身体营养,同时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果出现不适,要及时回来复查,以免对肝脏造成损伤。
五、个人感悟
1.慢性乙型肝炎对肝功能损伤较重,但肝脏再生能力强,及时给予降酶、保肝、退黄等治疗,避免重症化,同时及时加用抗病毒药物,使病毒载量迅速下降,最终肝功能得以恢复。随访期间要根据病毒载量的变化,及时调整抗病毒方案,控制疾病进展。
2.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疾病,比较顽强,在初期可能不会有比较明显的症状,具有比较强的隐蔽性。在平时没事的时候,可以适当的锻炼,这样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增加抵抗病毒的能力。同时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