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头痛、右侧肢体乏力1年,竟是脑血管瘤引起的

头痛、右侧肢体乏力1年,竟是脑血管瘤引起的

张捷主任医师

外科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名38岁的男性患者,近1年以来经常出现头痛、右侧肢体乏力,1个多月前,不适症状加重。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脑血管瘤。安排患者进行颅内动脉瘤球囊栓塞术,术后服用尼莫地平片、奥拉西坦注射液和阿司匹林肠溶片。经治疗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8岁

【疾病类型】脑血管瘤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医学院中南医院

【就诊时间】2020/6/20

【治疗方案】颅内动脉瘤球囊栓塞术+尼莫地平片+奥拉西坦注射液+阿司匹林肠溶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3天,1个月后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一、初次面诊
近段时间,天气越发炎热,刚结束上一位患者的面诊,就进来一位高高瘦瘦的男性。还没坐下,就焦急地说道:“医生,我这工作一劳累就头痛,一跳一跳的,连带着右侧肢体乏力,睡觉都睡不踏实,我是不是病了?我不能生病啊,我还得工作挣钱养家呢!”我安慰道:“你先别急,你是持续性头痛吗?这个现象持续多久了?”他回复道,“头痛有时候轻一点,有时候就重,已经持续1年左右了。”
经过详细的沟通得知,患者今年38岁,是一名房产销售经理,平时工作非常忙,经常熬夜加班,饮食不规律,没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但有18年的吸烟史和饮酒史。然后我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患者神志清但精神欠佳;计算力、短期记忆力减退明显;粗测听力欠佳;右手握力及精细操作能力减退明显。随即安排患者做了颅脑MRI检查及CT血管成像,以了解头部情况。颅脑MRI检查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瘤,脑动脉硬化、基底动脉多发狭窄;CT血管成像提示左侧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样扩张,头颈部动脉硬化。结合患者的实际症状、病史以及检查结果,初步考虑患者患有脑血管瘤。

二、治疗经过
考虑到患者当前的情况比较严重,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可能会危及生命,我在如实告知患者诊断结果的同时,建议患者立即办理住院手续。患者入院后,针对患者当前的情况,我提出全麻下进行脑血管造影和颅内动脉瘤球囊栓塞术的治疗方案和手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患者和家属再三商量后,同意了我的治疗方案。
术前我为患者安排了血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能、肾功能、心电图等检查,检查结果没有不能进行手术的异常情况,随后为患者安排了手术。术中可见患者左侧颈内动脉眼段可见一小动脉瘤,大小约5.0mm×3.2mm。手术比较顺利,术后给予患者尼莫地平片,能够控制血压、预防脑血管痉挛,还给予奥拉西坦注射液和阿司匹林肠溶片,能够起到营养脑细胞、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
术后恢复期间,他自觉一般情况良好,没有不适症状,用药后也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我还为他检查了伤口,伤口清洁、干燥,愈合良好,复查CT检查,未发现脑梗死、脑出血等术后并发症。住院治疗第13天,患者自述一般情况良好,头痛、右侧肢体乏力等症状与住院前相比有明显改善,予以患者当天出院的安排。出院1个月后,患者前来复查,自述饮食、睡眠良好,整体治疗效果较好。
四、注意事项
我很开心看到患者经治疗后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该疾病容易复发,应重视日常护理。患者应注意休息,不要太过劳累,术后三个月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如快跑、高抬腿、深蹲、开合跳等,身体基本恢复后进行康复训练。同时患者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定期复查。此外,患者应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适当吃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如鸡蛋、牛肉、菠菜、芹菜等,避免烟酒和辛辣、油腻的食物,如火锅、钵钵鸡、烤肉、炸串等,有利于控制体重。
五、个人感悟
脑血管瘤是一种比较罕见的疾病,临床表现多以剧烈头痛为主,如果肿瘤压迫到周围神经组织,可造成一侧肢体乏力、麻木。该患者出现类似症状后,并未引起重视,在病情加重后才来我院就诊,让我感到十分的担忧。所幸,患者住院期间依从性较好,经过手术治疗后,得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让我十分欣慰。在此提醒广大患者,不要忽视身体的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