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上腹部阵痛、皮肤黄染伴大便异常,需警惕肝门部胆管癌

上腹部阵痛、皮肤黄染伴大便异常,需警惕肝门部胆管癌

熊英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中日友好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为55岁女性,自述2个多月前上腹部阵发性疼痛,1个多月前全身皮肤黄染并伴有瘙痒、白陶土样大便,当地医院检查提示胆管癌。我院检查肝功能、肿瘤标志物检测后,结合症状及检查,考虑为肝门部胆管癌,经PET-CT检查明确无转移。于是为患者进行了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术后辅以化疗,随访暂未见异常。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55岁

【疾病类型】肝门部胆管癌

【就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就诊时间】2021/2/10

【治疗方案】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化疗(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顺铂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7天,治疗周期2个月,长期随访观察

【治疗效果】患者的手术成功,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暂未见异常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女性,在家属的陪伴下来我院就诊。患者告诉我她今年55岁,2个多月前出现不明原因的上腹部阵发性疼痛,但是没有在意。1个多月前患者的全身皮肤黄染并伴有瘙痒、白陶土样大便的症状,这才赶紧到当地医院检查,磁共振检查提示可能是胆管癌,于是转诊到我院。
我了解基本情况后,看了检查报告,首先也考虑是胆管癌,为患者查体,除了以上症状未见明显的异常。随后建议患者先办理住院,再安排她进行相关检查,患者的肝功能存在异常,肿瘤标志物检测显示糖类抗原CA125和CA199升高。结合症状及各项检查结果,考虑为肝门部胆管癌、梗阻性黄疸。由于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最后进行PET-CT检查,未见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迹象。
二、治疗经过
我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具体情况,目前癌细胞还未转移,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他们基本已经考虑过这种可能,没有过于激动。患者彻底检查后,没有发现手术禁忌,身体也可以耐受手术,于是治疗方案确定为腹腔镜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患者择期进行了手术,术中探查未见转移灶,整个手术过程比较顺利,并送病理检查,患者术后出血量不多,安全返回病房。
术后第5天,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分期确实为肝门部胆管癌,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但肿瘤侵及管壁全层、周围脂肪组织、神经及脉管,经我院会诊,决定待患者的身体恢复后,采用注射用盐酸吉西他滨、顺铂注射液进行辅助化疗,都具有抗肿瘤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
患者术后恢复较好,切口没有红肿、疼痛、渗出等感染的情况,术后第3天肠道成功排气。术后第7天,上腹部阵发性疼痛、全身皮肤黄染、瘙痒以及白陶土样大便的症状有了明显好转,我安排患者复查肝功能、血常规等,没有出现明显的异常,于是安排出院。后期复查暂未见肿瘤转移的迹象,说明手术和化疗的效果都较好。
四、注意事项
出院时患者及其家属都比较开心,我也对他们表示了祝贺,但还是要叮嘱他们,患者的身体比较虚弱,平时要注意生活管理,定期复查。
首先,建议患者进食后不要立即平卧,适量活动后再休息,但是不要提重物。其次,多进食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比如粥类、蛋类、乳制品、新鲜果蔬等,不吃烧焦、高脂、多盐的食品。还需要戒烟、戒酒,避免熬夜。最后,术后要定期返院放疗和复查,放疗结束后长期随访,一旦出现不适,积极进行干预治疗。
五、个人感悟
肝门部胆管癌是胆管癌中的一种,属于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梗阻性黄疸是比较典型的临床表现。多数患者在出现黄疸、皮肤瘙痒、白陶土样大便等症状后才开始重视,该病例患者就是如此,好在患者没有发生淋巴结、周围器官等部位转移的情况,经过及时治疗后,身体恢复情况良好。
借此案例提醒广大群众,感觉身体不适或者体检异常一定要及时前往正规医院就诊,做到早发现、早治疗疾病。而大部分恶性肿瘤没有特异性症状,也可以定期进行肿瘤筛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