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结肠肿瘤确诊为结肠腺癌,及时手术、化疗有效止损

结肠肿瘤确诊为结肠腺癌,及时手术、化疗有效止损

熊英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中日友好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62岁,女性,自述经常感觉腹部隐隐作痛,自行消失又反复出现,经外院检查提示结肠腺癌。结合我院基础检查、CT平扫、强化CT检查的结果,考虑是结肠肿瘤,具体分型为结肠腺癌。患者进行了横结肠切除术,术后给予头孢氨苄胶囊抗感染,恢复后配合卡培他滨片、替吉奥胶囊化疗,疗效较满意,随访暂未见异常。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2岁

【疾病类型】结肠肿瘤、结肠腺癌

【就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就诊时间】2020/11/5

【治疗方案】横结肠切除术+头孢氨苄胶囊+化疗(卡培他滨片、替吉奥胶囊)

【治疗周期】住院7天,长期随访观察

【治疗效果】病灶得以切除,疗效较满意,随访暂未见异常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年龄较大的女性,在家属陪伴下进入诊室,还一边用手抚摸腹部。患者坐下后自述,自己经常感觉腹部隐隐作痛,可自行消失,但是会反复出现,于是前往当地医院就诊,经肠镜检查发现横结肠隆起性病变,随后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活检,提示结肠腺癌。患者没有特别严重的症状,食欲也正常,为寻求进一步检查和诊治,才来到我院。我看了她携带的检查报告,得知具体情况是距离肛门45cm处存在隆起性病变,活检为腺癌。我先为患者查体,无明显异常体征,并告诉她活检的准确率相对较高,要做好心理准备,但是肿瘤的类型和分期不同,预后差异很大,建议先办理住院手续,再完善相关检查。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完善血常规、肝肾功能、血生化检查等无明显异常;肿瘤标志物检测中癌胚抗原58.50ng/ml,明显升高,提示存在肿瘤性病变,符合活检结果。进一步做胸腹以及盆腔CT平扫、强化CT检查,显示横结肠近脾曲肿瘤已穿透肠壁侵及肠周,周围系膜区可见数枚小淋巴结影,综合各项检查和症状,诊断结果为结肠肿瘤、结肠腺癌。
我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具体情况,综合病情,经科室讨论拟进行横结肠切除术,术后根据实际情况确认是否进一步治疗。患者及其家属听到要切除肠道比较激动,我向他们说明目前肿瘤开始浸润周围组织,属于中晚期,不切除可能会发生转移,这才接受治疗方案。于是患者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了手术,术中出血较少,标本送检,并予头孢氨苄胶囊抗感染处理。
术后病理检查提示为中分化结肠腺癌,见肠系膜淋巴转移,但未出现远处转移,所以复发、转移风险比较高,拟定进行术后化疗。患者恢复4周后,身体基本无异常,于是患者转移至肿瘤科,采用卡培他滨片、替吉奥胶囊进行辅助化疗。
三、治疗效果
在术后,患者腹部隐隐作痛的症状逐渐减轻,只是手术刀口疼痛和轻微渗出。术后第7天,患者的手术刀口恢复良好,在头孢氨苄胶囊的抗感染作用下未感染,个人状态稳定,身体没有明显不适,我院评估后,患者办理了出院手续,返家继续休养。化疗的效果也较好,患者后期复查暂未见异常。
四、注意事项
出院时,患者及其家属都比较开心,我也很欣慰,但还是叮嘱他们,平时要注意生活管理和复查。
患者要注意保持手术切口及其周围清洁卫生,避免碰水,多注意休息;饮食要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米粥、鸡蛋羹、鱼汤等食物;长期随访,术后2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术后2-5年每半年复查一次。
五、个人感悟
结肠腺癌是结肠肿瘤中的一种,属于恶性肿瘤,可分为早期、中晚期结肠腺癌,后者会侵犯人体的正常组织,治疗起来难度更大,但是不及时治疗后果会比较严重。
该病例的结肠腺癌就属于中晚期,因为已经出现周围组织的浸润现象,好在没有远处转移,还可以及时进行手术,所以我院会诊后,才劝患者及其家属接受横结肠切除术。患者后期积极配合治疗,术后恢复和化疗的效果都较好,还对我表示了感谢,作为医生,我感觉很欣慰。但是在此也提醒大家,经常进行健康体检,筛查肿瘤性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