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现腮腺肿瘤别慌张,手术切除保护身体健康

出现腮腺肿瘤别慌张,手术切除保护身体健康

赵金秋副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位57的农民,主诉症状为腮腺肿物三月,伴随有增生、麻木等等症状,查体检查可触及腮腺肿物肿物,无压痛,进行CT检查可见腮腺占位性病变,未见转移,进行病理检查提示基底细胞腺癌,初步诊断为腮腺肿瘤,及时对患者进行了手术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后配合药物、补液进行支持性治疗,身体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57岁

【疾病类型】腮腺肿瘤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5/23

【治疗方案】肿瘤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术+药物治疗(头孢呋辛酯片)+补液

【治疗周期】住院2周,定期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症状消失,肿瘤未复发


一、初次面诊
当日上午9点左右,患者由其子女陪同到科室,精神状态尚佳。进了诊室后,我就看到患者右侧腮腺有明显的肿大。我先示意患者坐下,经过简易交谈,我了解到患者是农民,三个月前腮腺不明原因出现了肿物,刚开始肿物较小,且没有明显的疼痛症状。但肿物不知为何持续性地增长,伴随有轻微的麻木现象。期间自行到附近诊所,以皮脂腺囊肿用药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未见明显的效果,遂就医进行治疗。我询问了患者过往病史,患者表示既往体健,并无慢性病史。
二、治疗经过
为明确病因,我及时为患者进行了检查,查体发现右耳耳侧可触及2.5×4cm左右的肿物,无压痛、质地较软,界限欠清晰,附近部位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进行CT检查显示腮腺2.5×2×4cm左右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块影,考虑可能存在恶变风险,进行CT平扫未见转移的现象。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检查结果,初步判定患者出现腮腺肿瘤。
看到患者检查结果,虽不能完全明确肿瘤的具体性质。但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考虑为腮腺肿瘤早期的可能性较大。我简要地和患者及其家属说明了病情现状,患者出现的是腮腺肿瘤,需及时治疗。患者及家属一听是肿瘤,有些不知所措,连忙问我严不严重,是否可以治愈。我先是安抚了一下患者和家属的情绪,告知他们患者分型较早,不用过于担心,进行积极治疗,治愈几率一般比较大。简要和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了交流,大致确定了一套治疗方案。因为考虑患者出现的是腮腺肿瘤,但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血行转移,症状不算太过严重,手术指征良好,可进行肿瘤切除术,切除肿瘤组织。但面部神经较为丰富,可能会有一定的手术风险。我详细地为患者及家属,解释了手术风险,最终综合考虑下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
于是,我安排患者办理完入院手续,并做完相关手术指征检查后,在其他医生配合下,开始对患者进行肿瘤切除。手术以病变外缘为切口,完整切除腮腺病灶,切除过程中未见淋巴结转移,待肿瘤切除后,取病理组织进行活检。结果显示涎腺源性恶性肿瘤,多为基底细胞癌,对附近淋巴进行防御性清扫,手术过程较为顺利。术后配合头孢呋辛酯片预防感染,并进行支持性补液治疗。

三、治疗效果
治疗后,患者恢复情况较为良好,并未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身体逐渐恢复,同时护理较好,我查房时发现患者手术创口处未出现渗液、渗血、发热等感染症状,总体的恢复情况较为良好。在患者住院两周后,整体病情趋于稳定,进行体征检查后发现较为良好,未出现明显的面神经损伤症状。于是,我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让其居家休养。
四、注意事项
随着身体逐渐恢复,患者和其家属都非常高兴。对此,我也很欣慰患者能够恢复身体健康,但我知道手术治疗后,患者还需要日常护理。于是,在患者出院之际,我叮嘱患者及其家属一些注意事项:
1.日常生活中患者需注意营养的合理搭配,多吃牛肉、猪肉等营养丰富的食物,能够加快组织修复。
2.患者还需注意保持个人卫生,特别是保持患处干燥,短期内不宜沾水,防止出现感染症状。
3.平时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若是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
五、个人感悟
腮腺肿瘤一般是指腮腺出现的增生性疾病,通常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良性肿瘤以多形性腺瘤居多,恶性肿瘤以黏液表皮癌居多。此次患者出现的恶性肿瘤,所幸分期较早,通过手术的方式切除原发病灶,有效地恢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若是腮腺肿瘤出现转移的现象,通常还需进行放疗、化疗等方式控制病情。但需注意的是,腮腺肿瘤根治性手术一般会有一定的风险,易造成面部神经损伤,手术前须告知患者手术风险。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