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可能与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有关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可能与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有关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家长发现患儿出现了较大的成绩波动,与同学的关系也不太好,老师反馈其经常在上课时做小动作,老师和家长教育后,情况未好转,于是带来本院就诊。我给患儿进行了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等内容,诊断患儿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通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行为干预后,患儿的情况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7岁

【疾病类型】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7/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盐酸哌甲酯片)+心理治疗+家庭行为干预

【治疗周期】门诊治疗20周

【治疗效果】患儿的情况好转,注意力和情绪问题有了明显改善


一、初次面诊
患儿是一名1年级的小男孩,被家长带着来到了我的诊室。刚一见面,不等家长说话,患儿就已经主动跟我开了口,在说话的时候,身体还总是晃来晃去,一会儿在凳子上晃着,一会儿又站起来,往旁边的桌子上趴去。看着患儿的表现,我注意到他的家长显得十分苦恼和无奈,于是,我耐心地询问起具体情况。得知,患儿在上学后,成绩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并且家长还发现,他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似乎也不太好,容易闹矛盾。不仅如此,学校的老师也经常向家长反馈,表示患儿上课的时候,小动作非常多,根本安静不下来,下了课也异常活跃,做事总是不耐心。回到家后,患儿也不能积极认真地完成作业,爱拖拉。每次家长批评患儿的不当行为时,患儿就情绪暴躁,喜欢抱怨家长偏心,不喜欢他。
根据患儿的症状表现,我内心有了初步的怀疑,我猜测他的问题可能是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导致的,这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期的常见神经发育障碍,此病的症状与患儿的表现十分吻合。而导致这一疾病的因素也是非常复杂的,此病具有一定的遗传性,有家族聚集现象。并且,如果患儿存在神经发育异常、神经生理异常、神经生化异常等神经系统方面的问题,也容易导致患儿出现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此外,父母教养方式不当、父母性格不良、学校的教育方法不当、母亲孕期抽烟喝酒等因素也可能造成这一问题。
但想要明确患儿的情况,还需要做更加详细的检查,我与患儿家长沟通后,他们纷纷表示支持。
二、治疗经过
我给患儿进行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IVA-CPT),结果显示患儿的综合控制力商数为70,综合注意力商数为46,多动事件次数为31次,多动商数值为96。再给患儿进行了韦氏儿童智力量表,患儿的言语理解得分93,知觉推理112分,工作记忆96分,加工速度95,总分97。再进行家长版SNAP-IV量表、Conners父母问卷,结果均显示,符合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再给患儿进行了磁共振检查、脑电图、微量元素检查等内容,结果显示未见明显异常。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和相关检查,可诊断为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在与家长沟通后,我们给患儿制定了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家庭行为干预的综合治疗方案,给患儿开具了盐酸哌甲酯片,这是治疗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的常用药物,能有效改善情况。再让患儿每周来到门诊,进行团体认知行为治疗,从而帮助患儿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在家庭行为干预方面,我们给父母进行家长课堂教育,让其改变教育方式,掌握教导患儿的技巧,并逐渐培养患儿的学习习惯。

三、治疗效果
患儿家长十分配合我们的治疗,坚持带着患儿接受了20周的门诊心理治疗后,患儿的疾病得到了比较不错的控制,目前患儿的注意力和情绪问题都得到了较为不错的改善。据家长表示,患儿的老师也夸了患儿,上课的稳定表现比之前好了很多。我给患儿复查整合视听连续执行测试,结果显示,患儿的情况的确有了好转,我们都对这样的结果感到十分欣喜。
四、注意事项
患儿的情况好转后,家长特意来到我的面前,对我表示了感谢,我倍感欣慰的同时,也有些担心,如果后续没有注意护理,患儿的情况也可能会反复,因此,我再三强调以下事项。
1.患儿要按照我的医嘱,按时按量地服用药物,家长不可以自行随意停药或者换药。
2.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多关心爱护患儿,耐心地与患儿进行沟通,给患儿提供友善、和谐的生活环境。
3.家长可以多带患儿参加课外活动,并给患儿示范正确与人交流交往的方式,及时给予指导。
五、个人感悟
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指发生于儿童时期,与同龄儿童相比,以明显注意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短暂、活动过度或冲动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综合征。本案例中的这位患儿就存在比较明显的注意力问题和情绪问题,好在家长能够重视患儿的情况,带患儿来院就诊,也积极配合我们进行了治疗,这才得以帮助患儿控制疾病,目前患儿的情况已经得到了较大的改善。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