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动脉粥样硬化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不可忽视

动脉粥样硬化与后循环缺血的相关性,不可忽视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名68岁的男性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肢体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等症状。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后循环缺血。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来治疗,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8岁

【疾病类型】后循环缺血、动脉粥样硬化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11/17

【治疗方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银杏达莫注射液+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华法林钠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0天,定期随访

【治疗效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一、初次面诊
近日天气逐渐变冷,虽然室外晴空万里,但是在诊室内还是觉得比较寒冷,时不时搓一下手以促使手部回暖。结束上一位患者的面诊后,进来一位年纪较大的男性,旁边还有一位年轻的女性搀扶着他。我观察到男性的衣着简单、整洁,身材有点偏胖,尤其是患者的肚子比较大,还观察到患者精神状态不佳,脸色苍白。据患者自述,今年68岁,退休在家,陪伴他来的是患者的女儿。患者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眩晕、肢体麻木、肢体无力、头痛、呕吐、复视等症状。患者在头晕时自觉行走不稳,掌握不好平衡,偶尔会跌倒。患者今天中午在厨房做饭时,出现短暂意识丧失,几秒之后就清醒了,但是他的老伴儿被吓住了,就急忙给女儿打电话,并让女儿送患者前来我院就诊。
然后我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详细的沟通,患者否认言语不清、饮水呛咳、视物成双、吞咽困难等症状,也否认耳鸣及听力下降、食物或药物过敏史等情况。但是患者有7年的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达到160/100mmHg,期间间断服用降压药物,但未监测血压;还有4年的高脂血症,期间一直服用辛伐他汀片进行治疗。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际症状以及外观表现,我考虑患者是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后循环缺血。
二、治疗经过
问诊结束后,我建议患者立即办理住院手续,并完善相关检查。入院后,我对患者进行查体,血压为155/90mmHg,右侧肢体肌力Ⅴ级,左上肢肌力Ⅲ级,左下肢肌力Ⅳ-级,左侧肢体肌张力低,右侧肢体肌张力正常;左侧巴彬斯基征(+),右侧巴彬斯基征(-)。随即安排患者完善脑磁共振,显示双侧额顶叶皮层下、脑桥右侧散在腔隙性脑梗死;颈动脉彩超检查提示左侧颈动脉重度狭窄。综合以上检查结果,符合我对患者的诊断。
我将最终的诊断结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同时建议采用药物进行对症治疗,他们表示同意。我给患者开具了阿司匹林肠溶片来抗血小板聚集,可防止血栓形成;阿托伐他汀钙片能够调整血脂水平;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扩张脑血管,改善脑缺血产生的症状;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能够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和血压。最后还给患者开具了华法林钠片,能够起到抗凝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听从医嘱使用药物治疗7天后,眩晕、肢体麻木等症状明显好转。治疗第10天患者自述不适症状基本消失,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我对患者做了详细的复查,相关指标未见异常情况,准予患者出院,同时嘱咐患者定期随访。
四、注意事项
虽然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改善,但是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所以我还是仔细嘱咐患者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要控制膳食总热量,以维持正常体重为主,减少胆固醇摄入,并限制酒及含糖食物的摄入。
2.病情恢复期间,患者应参加一定量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但是需要以不过多增加心脏负担和不引起不适感觉为原则。
五、个人感悟
后循环缺血的发病因素众多,病因复杂,病程迁延难愈。其主要的致病原因有动脉粥样硬化、栓塞、穿支小动脉病变等。此外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及饮酒史,疾病如心脏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也容易诱发该疾病。通常及时和正规的治疗能使轻症患者完全治愈,不影响正常生活。在此,我也提醒广大患者应及时就医,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