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脑梗死急性发作,药物治疗“雪中送炭”

脑梗死急性发作,药物治疗“雪中送炭”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有3年的高血压病史,近期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近半个月以来经常出现头晕症状。入院前5个小时,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活动受限、无法言语等症状,遂至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脑梗死,给予患者药物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50岁

【疾病类型】脑梗死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2/8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甘露醇注射液、注射用尿激酶、甲基多巴片等)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

【治疗效果】身体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由家属背进就诊室的,我立即同家属扶着患者坐下,并询问家属具体的情况。据家属回忆,患者有3年的高血压病史,近期未规律服用降压药物,也没有定期监测血压。近半个月以来患者经常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症状,就如同喝醉了。家属曾劝说患者来医院就诊,患者并未引起重视。入院前5个小时,患者正在家中休息,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肢体无力,伴随有活动受限、无法言语等症状,无头晕、呕吐、意识不清等表现。家属急忙将患者送往我院就诊。
二、治疗经过
我立即对患者进行查体,检查结果显示BP:156/100mHg,R:20次/min,T:36.4℃。意识清楚,查体合作,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额纹对称。左上、下肢肌力5级,右上肢肌力3级,右下肢2级,且右上下肢张力减低。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等检查无明显异常。脑部CT:可见边界不清的稍低密度灶;经头颅MRI提示脑梗死。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检查结果,我诊断为脑梗死。
我将病情如实告知了患者及其家属,并向他们讲解了本病的相关情况,建议患者立即住院接受治疗。患者同家属商议后,同意了我的建议。于是,我为患者开具了甘露醇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该药物为脱水药,可以有效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我还给予了患者注射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滴注,该药物为溶栓药,可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能催化裂解纤溶酶原成纤溶酶,降解纤维蛋白凝块以及血循环中的纤维蛋白原。该药物还能提高血管ADP酶活性,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另外,由于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我为患者开具了甲基多巴片、卡托普利缓释片进行口服,甲基多巴片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常用来治疗高血压;而卡托普利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效果比较好,可单独应用,也可与其他降压药合用。另外,我还给予了患者胞磷胆碱钠胶囊进行口服,该药物对于脑梗死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三、治疗效果
在住院期间,我和患者家属多次安慰、鼓励患者,患者也意识遵医嘱服用药物的重要性,积极配合我进行治疗,按时按量服用药物。住院治疗的第7天,我观察到患者的精神状态较之前有了明显的改善,患者也能自行活动,可以正常开口言语。我安排患者进行了复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均有所好转,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于是,患者平安出院。
四、注意事项
患者及其家属在出院之际多次向我表示感谢,我告诉他们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并且,我还多次向患者及其家属强调以下注意事项:
1、由于患者有高血压病史,患者需长期坚持服用药物,且应遵医嘱服用药物,切勿自行增减药物,或者是自行停药。
2、患者在平时应营造舒适、安静的休息环境,清除室内障碍物,并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3、患者应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并定期来医院门诊随访,出院期间如有不适,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五、个人感悟
脑梗死是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好发于中老年患者以及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本病例中的患者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未能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导致血压升高,从而诱发了脑梗死。好在经过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作为医生,建议大家在平时应警惕脑梗死,特别是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史的患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并做好血压、血糖检测。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