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眩晕导致“天翻地覆”,原来是耳石症引起的眩晕症

眩晕导致“天翻地覆”,原来是耳石症引起的眩晕症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出汗等症状,进行Dix-Hallpike试验、颅脑CT、血常规等检查后,诊断为耳石症引起的眩晕症。患者在进行复位治疗,使用了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异丙嗪片、盐酸苯海拉明片治疗后,眩晕症状减轻,恶心、呕吐、出汗症状未再发生,眼震症状基本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45岁

【疾病类型】眩晕症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10/2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异丙嗪片、盐酸苯海拉明片)

【治疗周期】院外治疗10天,2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眩晕症状减轻,恶心、呕吐、出汗症状未再发生,眼震症状基本消失


一、初次面诊
一天下午,一位患者来到我的诊室,请我帮她进行诊治,情绪有些激动。我请患者坐下仔细将症状及病程发展讲述给我听。从患者的讲述中我了解到,患者半年前开始出现眩晕症状,但由于本身没有重大基础疾病,就没有当回事,自行服用药物后症状得到缓解(药物不详)。发病时,患者会感觉周围的事物和天地都在旋转、移动或倾斜,以至于走路时会偏离轨道,像被人推着走一样,还出现过摔倒的情况。症状严重时,还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的症状。
听完患者的讲述,我给她做了详细的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78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24/68mmHg,轻度双向水平眼震,外耳道、双侧鼻腔通畅,无异常分泌物,舌体运动灵活,口腔黏膜无异常,双侧扁桃体和咽部无肿胀。Dix-Hallpike试验中,右侧时出现逆时针扭转眼震。于是我又让患者进行了颅脑CT、血常规、尿常规等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及医学检查,诊断为耳石症引起的眩晕症。患者听到诊断后有些迷茫,急忙问我应该怎么治疗。我建议患者在进行复位治疗后,院外遵医嘱继续药物治疗,并辅以生活调理,患者表示同意。

二、治疗经过
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表现,我给患者进行了Eply法进行复位治疗。让患者坐在病床上,将头向右侧转45°,快速躺下,垫肩、伸颈,保持30秒。然后逐渐将头转正,向左侧转45°保持30秒。接下来将身体转向侧卧位保持30秒左右,再恢复平卧位,缓缓坐起,整个过程循环2-3次。在治疗中我提醒患者要注意头部旋转角度,保证责任半规管放置在最有利于耳石沉降的位置。复位治疗后,我给患者使用了甲磺酸倍他司汀片、盐酸异丙嗪片、盐酸苯海拉明片改善局部循环,减轻眩晕症状。
三、治疗效果
院外治疗10天后患者回到医院复查,自诉眩晕症状减轻,走路时也不感觉周围事物晃动了,恶心、呕吐、出汗症状没有再出现。我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眼震症状基本消失,复查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告诉我,在院外治疗时,也积极调整了饮食结构和作息时间来配合治疗,我感到很欣慰,生活调理对患者的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四、注意事项
患者的眩晕症状虽然已经得到缓解,但耳石症还是有复发的可能,因此我告诉患者在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做好耳朵及头部的保护措施,尽量避免头部外伤,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的可能。
2.做好自身监测,在生活中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出现眩晕时,做好安全防卫,停止进行身体活动,积极就医治疗。
3.眩晕会导致患者食欲下降,因此在饮食上,可以选择一些酸甜口味的食物,如西红柿、橘子、葡萄等,提高食欲,补充身体所需维生素和蛋白质。
五、个人感悟
耳石症是引起眩晕症的常见疾病,患者在受到外伤、过度疲劳等情况下,容易出现短暂性眩晕和特征性眼球震颤。本例患者出现眩晕症状后来到医院检查,诊断为耳石症引起的眩晕症,在进行耳石复位治疗和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眩晕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耳石症患者在出现眩晕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治疗,以免继发其他疾病,损害身体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