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眩晕、耳鸣、恶心,原来是绝经期患者出现眩晕症

眩晕、耳鸣、恶心,原来是绝经期患者出现眩晕症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出现眩晕、耳鸣、恶心等症状,在进行心电图、血常规、头颅CT等检查后,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引起的眩晕症。患者在使用甲钴胺片、倍他司汀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药物治疗后,眩晕症状发作减少,基本没有出现耳鸣、恶心、呕吐症状,心率恢复正常。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45岁

【疾病类型】眩晕症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11/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甲钴胺片、倍他司汀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等)

【治疗周期】院外治疗15天,2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眩晕症状发作减少,基本没有出现耳鸣、恶心、呕吐症状,心率恢复正常


一、初次面诊
初次见到患者时,患者心情低落,和我交谈也无精打采。原来,患者在半个月前进行员工体检时,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一时难以接受,心情变得非常低落,每天郁郁寡欢。早在被检查出围绝经期综合征之前2个月,患者就出现了明显的血管舒缩症状,在工作期间时常感觉眩晕、乏力、头痛症状,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情绪波动较大,易被激怒,不能自我控制,当时还不知道是围绝经期综合征导致的。就诊前3天,患者自觉眩晕症状明显加重,走路会出现飘忽不定的情况,眩晕严重时还会出现耳鸣、恶心、呕吐症状。
我给患者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眼部瞳孔、眼球运动无异常,排除耳石症引起眩晕。头面部未发现明显异常,但肌张力较弱。我又让患者进行了心电图、血常规、头颅CT、颈椎X线等一系列必要检查,除心电图提示房室早搏外,其余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及医学检查,诊断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引起的眩晕症。患者在听到诊断结果的时候,心情更低落了。为减轻患者的病症,我建议患者院外进行药物治疗,同时积极调整心态,以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患者表示会努力配合治疗。

二、治疗经过
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出现眩晕症,多是由于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中枢神经调节紊乱、精神紧张所致。因此,在治疗时我给患者使用了甲钴胺片、倍他司汀片、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阿普唑仑片、碳酸钙D3片进行治疗。甲钴胺片是营养神经的药物,有助于调节中枢神经和精神紧张状态,倍他司汀片有助于缓解患者眩晕、耳鸣症状,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为精神安定药物,可以调节患者波动和不受控制的情绪,治疗眩晕引起的神经衰弱。我嘱咐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期间也要做好生活护理。
三、治疗效果
院外治疗15天后,患者回医院复诊,可以明显看出患者精神状态有所好转。患者告诉我,药物治疗期间,她自觉眩晕症状发作频次减少,基本没有出现耳鸣、恶心、呕吐症状。我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患者的肌张力还是比较弱。复查心电图发现窦性心律70次/分。我询问患者生活护理做得如何,患者回答说饮食上加强了营养摄入,食欲也有所增强。
四、注意事项
患者对身体的变化还未完全适应,因此除了药物治疗,我还让她在生活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和性格的稳定。可以适当进行心理治疗,排解压力和负面情绪。培养自己的兴趣,转移注意力。
2.饮食上注意健康、营养,多吃有助于营养神经和调节激素的食物,如小米、牛奶、鸡蛋、鱼肉、虾、黑木耳、莲藕等。在烹饪时,少放油、盐和其他刺激性调味品,保持食材的鲜美和营养。
3.适当运动,提高机体的免疫力、抗病能力以及肌力。
五、个人感悟
眩晕症患者会因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感觉周围事物都在做旋转运动。本例患者在确诊围绝经期综合征后,眩晕症状频发,考虑是中枢神经调节紊乱、精神紧张所致,好在患者经过药物治疗和生活调理后,眩晕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出现眩晕症状的患者,需要及时找到病因,并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针对性治疗眩晕症状。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