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药物治疗效果好

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药物治疗效果好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名68岁的男性,在出现早上起床眼睛有点看不清、说话不流利的情况后,在儿子的陪同下来我院就诊,通过了解患者情况以及结合体格检查、血压监测、头部CT等检查后,初步诊断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随即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应用药物治疗,使其病情得到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8岁

【疾病类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9/8/8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呋塞米片、卡托普利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两周,一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相关异常现象消失,病情恢复稳定


一、初次面诊
患者进诊室时未见异常,待他坐下后其儿子赶紧告诉我,早上父亲起床时就说感觉眼睛有点看不清,然后吃早饭时大家一起聊天父亲说话都不像平时一样流利,后来父亲甚至示意他自己说不出话了,所以她慌忙把父亲送来了医院。我通过进一步询问,了解到患者存在高血压病史,并且目前患者已经可以正常交流,但还不够流利,其实在之前就偶尔发生这种情况,只是儿子不知道。然后通过血压监测,发现患者血压为180/110mmHg,血脂检查提示血脂偏高。其次存在伸舌偏右的现象,头部CT 显示多发性脑梗死,而未见新发脑梗死病灶,脑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提示大脑多支动脉狭窄、变细,因此综合以上情况,可初步诊断为患者出现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二、治疗经过
我将诊断结果告诉了患者和他的儿子,也告知了他们这个疾病如果控制不佳可能出现脑梗死。患者和其儿子都显得十分着急,患者说早知道就早一点来医院检查了。我安慰了患者和其儿子,让他们不要过于着急,同时向他们科普了一下这个疾病多发于50~70岁的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肥胖、脑血管疾病等因素都可能诱发该疾病,而目前患者情况不算严重,所以我们只要尽早进行规范治疗,还是可以使病情得到较好控制的,既然现在已经在医院了,可以不用过于担心,他们听到这里使得情绪逐渐平复后,表示希望我尽快开始治疗。因此鉴于患者的实际情况,我建议他们先办理住院,以便观察患者病情控制情况。其次决定给予药物治疗,首先使用阿司匹林片和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因为阿司匹林片主要是抑制血小板聚集,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属于抗凝血药,这两种药物可以较为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进而有效地预防脑血栓的形成,其次结合应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保护神经元,促进血管生成,有助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再配合阿托伐他汀钙分散片调节血脂,辅助呋塞米片、卡托普利片降血压。但因为服用药物期间可能出现肌肉疼痛、肌肉压痛、肌肉无力、胃肠胀气等药物不良反应,所以也叮嘱患者及其儿子在患者用药期间密切观察好是否有病情加重以及出现其他明显不适的情况,需要尽早告知我。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办理住院后不久,言语功能已经完全恢复,在后期通过护士和我进行查房时,了解到患者没有在用药期间出现异常不适,对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还是存在偶尔言语不流利的情况,但是起床后眼睛看不清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在患者住院14天时,也未见异常症状,通过相关项目检查,显示正常,因此准许患者办理出院,并给了他一些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因为诱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因素较多,虽然患者病情尚且得到控制,但通过平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血压水平偏高的情况进行积极控制也非常重要,因此叮嘱患者回家后还需注意以下事项:
1.平时避免暴饮暴食,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控制糖类、脂肪、食盐的摄入,忌烟忌酒。
2.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交流,可在平时通过散步、打太极等方式适当进行户外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3.遵医嘱正确服用药物,不能滥用药物,以及盲目的增减药量。
4.定期做好复查和血压监测。
五、个人感悟
患者属于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高发人群,又因患有高血压,存在血脂异常的情况,所以进一步增加了诱发风险,该疾病若不及时治疗进行有效控制,便可能对人体脑部供血造成更为严重的影响,导致脑细胞损伤,甚至,失去脑部区域功能,出现脑卒中、血管性痴呆等情况。该病例中可提醒大家,出现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情况后,应做好定期检查,配合医生正确用药,其次注意养成定期体检的好习惯,有助于病情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