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何发作?遗传因素不可忽视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为何发作?遗传因素不可忽视

熊英副主任医师

肿瘤科中日友好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症状,并未引起重视,这也导致症状反复发作。1周前,患者去当地医院体检,发现小脑有占位性病变,遂至我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给予患者手术治疗以及放射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0岁

【疾病类型】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就诊医院】中日友好医院

【就诊时间】2020/10/21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脑叶切除术)+药物治疗(阿莫西林胶囊)+放射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20天,门诊随访1年

【治疗效果】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头晕、头痛症状得到了很好的缓解


一、初次面诊
患者来我院就诊时,我观察到患者眼球外突,有视盘水肿、 斜视的情况。我安排患者及其家属坐下,开始了例行询问。经询问得知,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头痛症状,无畏寒、发热等表现,以为是过度劳累引起的,并未引起重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患者曾自行去附近药店购买止痛药物(具体药物不详),服用药物后,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但反复发作。1周前,患者去当地医院体检,发现小脑有占位性病变。于是,患者在家属的劝说下来我院就诊。我随即对患者进行查体,检查结果显示,患者有突眼、视盘水肿、 斜视症状,无压痛、触痛。双侧视力下降;T36.8℃,P80次/min,R20次/min,BP140/100mHg。我又安排患者进行了X线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颅内压增高,颅内可见到圆弧状钙化。根据我多年的从医经验,我初步诊断为星形细胞瘤。星系细胞瘤包括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室管膜下巨细胞性星形细胞瘤、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等,多与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部分患者有家族病史,患有本病的几率会有所增加,尤其患有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的患者。由于此类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基因突变,患有本病的几率会明显增高。若患者的头部接受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长期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下,也可能会诱发星形细胞瘤。于是,我询问患者家中是否有相关家族病史,患者自述自己的父亲曾患有遗传性神经肿瘤综合征,否认接受过大剂量的放射线照射。
二、治疗经过
为了进一步证实我的判断,我安排患者进行了一系列辅助检查,经MRI显示左侧小脑结节影,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未见明显弥散受限。免疫组化:GFAP +,ARTX 存在,CD31血管+,CD34血管+,EMA-,SSTR2-,PR-。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以及检查结果,我诊断为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患者及其家属得知病情后,十分担忧,我安慰他们并建议患者住院并接受手术治疗,患者与家属同意了。于是,患者家属完善好住院手续后,我安排患者完善了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术前检查,排除手术禁忌。做好准备工作后,给予患者全身麻醉,行脑叶切除术,去除病灶。术后给予患者阿莫西林胶囊抗感染。术后给予患者放射治疗,进一步改善病情。

三、治疗效果
经过手术治疗,成功去除病灶。术后我曾多次对患者的身体进行综合评估,无感染、并发症发生。经过20天的住院治疗,患者的身体恢复良好。我安排患者进行了复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有所好转,颅内压已经恢复正常,CT、MRI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复查提示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改善,患者完善好出院手续后即可出院。
四、注意事项
患者及其家属在出院之际多次向我表示感谢,我告诉患者及其家属,想要进一步改善病情,出院后有以下事项需要注意:
1、患者出院后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定期来医院门诊随访,我也会定期打电话询问患者的身体状况。
2、患者家属应给予患者理解、鼓励与支持,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帮助患者进一步改善病情。
3、患者平时可以适量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还可以适当进行运动锻炼,增强免疫力。
五、个人感悟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是星形细胞瘤中的一种,是比较常见的神经上皮肿瘤。本病的发生多与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有关。有家族遗传病史或长期暴露于高剂量电离辐射下的患者,患有本病的几率会明显增加。本病例中的患者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因此,建议大家在平时应规避这些风险,远离高剂量电离辐射,而有家族遗传病史的患者应定期去医院进行检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