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常容易饥饿、发怒,要小心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经常容易饥饿、发怒,要小心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陈丹燕副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市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位25岁的女性患者,1年前自觉经常吃完饭后不久便出现饥饿的现象,同时脾气也变得暴躁,1个月前症状加重。结合症状和检查结果,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给予患者丙硫氧嘧啶片和甲硫氧嘧啶片来治疗,同时配合甲亢放射性碘治疗。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25岁

【疾病类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就诊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3/1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丙硫氧嘧啶片+甲硫氧嘧啶片)+甲亢放射性碘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4天,1个月后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整体治疗效果比较好


一、初次面诊
近日天气突变,前来就诊的患者较多,刚刚结束上一位患者的面诊,一位神情焦虑的女性患者便焦急地走进诊室。患者一坐下,就急忙说道:“医生,我觉得近1年以来自己变得很奇怪,经常没有原因出现容易饥饿、发怒的症状。这不,前两天把我最好的朋友也得罪了,他们劝我来检查一下,我是怎么回事呀?”我向患者表示不要着急,一定能够查出病因是什么。
经过与患者的详细沟通后得知,患者今年25岁,是一位普通的文员。在1年前患者自我感觉经常吃完饭后不久便出现饥饿的现象,同时脾气也变得暴躁,比较容易发怒,工作中和同事之间相处变得很不融洽,脖子部位还出现了增粗现象。患者比较担心,当时就来我院门诊就诊,通过甲功五项及甲状腺超声检查考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建议患者转内分泌科就诊,但患者觉得没有太大的问题直接回家了。1个月前,患者感觉上述症状加重,同时还出现了烦躁、失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消瘦、甲状腺明显肿大、月经稀少、月经周期延长等症状,为了得到系统治疗,便再次来我院就诊。我观察到患者吞咽时出现甲状腺肿大处上下移动的情况,并且患者还有突眼的症状。此外,经沟通了解到,患者没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脂血症等病史,也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结合患者的病史、实际症状以及外观表现,我考虑患者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可能性较大。
二、治疗经过
问诊结束后,我建议患者立即办理住院手续,并完善相关检查。入院后先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双眼球突出,甲状腺Ⅲ度肿大,质软,未触及肿块,听诊有明显的血管杂音;心率138次/分,心律不齐;双手平举有明显细颤,其余查体未见异常。然后安排患者进行甲功五项检查,显示T3、T4、FT3、FT4、TRAb等指标出现明显升高的情况,TSH下降。从而明确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我建议通过药物和甲亢放射性碘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患者表示同意。我给患者开具了丙硫氧嘧啶片和甲硫氧嘧啶片,能够抑制碘的活化,使甲状腺素的合成受到阻碍。同时安排患者进行甲亢放射性碘治疗,能够破坏滤泡上皮,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三、治疗效果
住院第4天,患者自述症状已明显减轻,想要回家休养,我准许患者出院,并告诉她1个月后复查。患者按时就诊,精神状态良好,患者复查甲功五项接近正常水平,相关症状也有所好转,说明治疗有效,嘱咐其继续低碘饮食。
四、注意事项
我很开心看到患者经治疗后一般情况良好,但是该病容易反复发作,我还是仔细嘱咐患者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可多与医生、家属、朋友沟通,提高自身的治疗依从性;培养类似于读书、听音乐等兴趣爱好,充实自己的内心,转移注意力。
2.药物治疗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发热、咽痛、皮疹、口干等不良反应,应注意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3.保持患者所处房间安静,室内宜通风,室温保持在20℃左右。
五、个人感悟
通过对患者的治疗,我有一些感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是甲状腺腺体本身产生甲状腺激素过多而引起的甲状腺毒症,以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增高和代谢亢进为主要表现。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由循环中甲状腺激素过多引起,表现为容易饥饿、发怒、烦躁、失眠、心悸等。由于该病的治疗时间较长,患者容易出现不良情绪,作为医生的我们,更要主动关心、呵护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