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黄染来势汹汹,谨防戊型病毒性肝炎

黄染来势汹汹,谨防戊型病毒性肝炎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2年前,我接诊了一位全身皮肤黄染的患者,根据患者的描述,了解到患者在黄染前出现恶心、食欲下降等症状,几天后便开始脸色发黄,怀疑自己患有黄疸,于是来我院进行检查。我通过体格检查、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抗体检测,诊断为戊型病毒性肝炎。随后给予患者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进行治疗。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7岁

【疾病类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0/7/2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

【治疗周期】住院2周+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症状基本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者男,47岁,是一名公交车司机。初次接诊患者时,只见患者的皮肤脸色泛黄,走起路来有些四肢无力的样子。患者一见到我,便向我讲述道,就一周前,自己突然出现身体乏力、食欲下降的症状,并且还伴有明显的恶心、呕吐。开始以为是天气炎热导致的中暑,于是请假在家休息了2天,也喝了一点藿香正气水,但是症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反而在第3天,脸色开始发黄,考虑自己出现了黄疸,患者十分担心自己的情况,于是决定来我院进行检查。
我对患者进行安抚,待其情绪平稳后,我通过查体,发现患者的全身皮肤、巩膜都出现黄染的情况,但是无明显肝掌、蜘蛛痣的现象,并且腹部无压痛,肝区存在轻微的叩痛。对此,我怀疑患者存在肝区病变的情况,于是立即安排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都出现明显偏高的情况,提示为肝功能异常。在了解到患者无长期饮酒史以及长期用药史,我猜测患者肝损伤的原因是病毒性肝炎。于是我又安排患者进行各项肝炎病毒抗体检测,最终检查结果显示为甲型肝炎病毒抗体阴性、丁型肝炎抗体阴性、戊型肝炎病毒抗体阳性、庚肝病毒抗体阴性。

二、治疗经过
我结合检查结果以及患者的症状表现,诊断为戊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对此表示出一些担忧。我先对患者进行安抚,然后及时联系患者家属,进行住院治疗。随后,我简单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了病情,并考虑到戊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疗通常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来选择治疗方案。因此,由于患者存在明显黄染的情况,我便给予患者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以降低血液中的胆红素水平,从而缓解黄染的症状,然后给予患者异甘草酸镁注射液进行护肝治疗,起到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
患者住院2周后,食欲下降、恶心、呕吐等症状基本消失,我通过体格检查,发现患者黄染的症状已经基本消散,且通过肝功能检查,发现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都有所下降,身体恢复较为稳定,于是便安排患者回家继续治疗。出院1个月后,患者进行复诊,通过肝功能检查,发现患者的各项指标已处于正常范围,肝功能也恢复正常。
四、注意事项
患者出院后,我心中难免有所担忧,于是反复叮嘱患者:
1.在回家治疗期间,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或者熬夜。
2.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如小米粥、蛋羹、蔬菜泥等,也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要忌吃辛辣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
3.随时关注自己的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
4.患者可以适当进行运动,如慢走、打太极拳等,但是不能在空腹时进行锻炼。
5.禁止抽烟、喝酒。
五、个人感悟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由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以粪口途径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因此病情发作时,前期通常会出现消化道不适症状,随着病情发作,可能会表现出明显黄染的情况。如该病例患者一样,当出现上述症状时,及时就医,采用了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发现不适时,一定要立即就医,尽早治疗,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