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警惕不洁饮食,可能会诱发戊型病毒性肝炎

警惕不洁饮食,可能会诱发戊型病毒性肝炎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位47岁的男性,在半个月前和朋友一起去吃了烧烤,喝了啤酒。不久后就出现了食欲不振、恶心、腹痛的症状,并且脸色发黄,在网上查感觉是肝出了问题。于是来到我院就诊,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确诊为戊型病毒性肝炎。经过一个多月的住院治疗,患者症状已经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7岁

【疾病类型】戊型病毒性肝炎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0/3/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熊去氧胆酸胶囊)

【治疗周期】住院一个月,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食欲不振、恶心、腹痛、脸色发黄的症状消失,肝功能基本正常


一、初次面诊
患者平时的饮食都比较讲究,基本上都是在家吃饭,不过半个月前因为朋友过生日,于是找了个路边摊和朋友一起吃了烧烤,还喝了很多啤酒。当时没有异常的情况,但在一周后,患者突然出现了食欲不振、恶心、腹痛的症状,去药店拿了胃药后也不见好转,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患者在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脸色看起来非常黄。于是患者在网上根据自己的症状查了资料,感觉自己是肝功能出现了问题。患者的家人得知后也非常的担心,于是便陪着患者一起来到我院检查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首先我对患者进行了查体,发现患者体温、血压均正常,但腹部肝区叩痛,全身皮肤黏膜以及巩膜黄染。根据患者的症状,并结合患者的饮食情况,我怀疑患者很可能存在肝炎的情况。而肝炎又分为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等,其中病毒性肝炎又可分为甲型病毒性肝炎、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以及戊型病毒性肝炎,都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进行传播,经消化道感染人体后,病毒往往会在肝细胞内进行复制,从而诱发机体发生细胞免疫应,进而导致肝细胞出现损伤。另外还可能会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接触传播等方式导致正常人被感染,是比较危险的。

二、治疗经过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让患者进行了肝功能检查、甲胎蛋白检查、病原学检查。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见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以及直接胆红素异常升高;甲胎蛋白检查结果正常;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戊型病毒性肝炎抗体阳性,最终确诊为戊型病毒性肝。因为该病具有传染性,我告诉患者及家属需要尽快入院治疗,同时需要隔离。他们听后也表示愿意配合我进行后续的医治。患者入院后,我给患者使用了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来修复受损的肝细胞;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使肝细胞再生;熊去氧胆酸胶囊来保护肝细胞。
三、治疗效果
住院期间,患者都会在我的叮嘱下按时用药,并且患者家人每天都给患者准备了清淡、营养的食物。在药物治疗一个月后,患者食欲不振、恶心、腹痛的症状已经基本消失了,并且面色发黄的情况也改善了很多,整体的精神面貌也非常好。我给患者复查了肝功能,病原学检查,肝功能检查结果未发现异常情况,并且戊型病毒性肝炎抗体阴性,患者已经基本恢复健康了。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的身体一天天的好转,我为此也感到特别的欣慰。在患者住院期间,我也曾给他交代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尽量避免吃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严禁饮酒,多吃一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食物,通常有助于肝脏的恢复。
2.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吃未煮熟的食物、未削皮的水果,不喝生水。
3.作息规律,科学合理地安排好休息和工作时间。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调节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增强抗病能力。
五、个人感悟
戊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种因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主要可经消化道传播。并且该病通常以肝损害为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疲乏、纳差、厌油等,具有一定的传染性,在患病期间,需要适当进行隔离。而该患者可能就是因为和朋友吃了烧烤,又喝了很多啤酒,饮食不洁而导致的戊型病毒性肝炎,所以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