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肝区疼痛小三阳,可能是出现乙型病毒性肝炎

肝区疼痛小三阳,可能是出现乙型病毒性肝炎

蒋卫民主任医师

感染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名21岁的男性,刚就诊时主诉肝区疼痛,伴随乏力、食欲减退、上腹不适等现象,经查体可见眼部黄染、腹部轻微压痛,进行肝功能检查可见多项升高,经乙肝两对半检查显示小三阳,进行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呈阳性,初步诊断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使用药物进行治疗,治疗效果尚佳,病情得到控制,临床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21岁

【疾病类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就诊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就诊时间】2021/12/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异甘草酸镁注射液)

【治疗周期】门诊一个月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身体未受太大影响,临床症状恢复


一、初次面诊
当日上午8点,科室接到一位主诉症状为肝区疼痛的患者。患者是一名男性患者,看上去比较年轻,精神状态较差。进了诊室后,我邀请患者先坐下,并询问其来意。经过交谈,我了解到患者7天前肝区出现了轻微不适症状,刚开始的时候,由于症状较轻且呈一过性,以为是过度劳累引起,就未特别在意,自行卧床休息后,症状有一定的缓解。随后几天,患者又出现了低热、乏力的症状,以为是感冒,自行使用感冒药后症状未见缓解,一直到就诊前一天伴随肝区疼痛出现,乏力的症状也明显加重,还伴随有上腹不适的现象。我详细的询问了一下患者是否还有其他表现。患者稍微回忆了一下表示自己这几天食欲一直不好,不想沾油荤,吃得都比较清淡,有时还会出现恶心的症状,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异常表现。听完患者表述,我考虑可能是有肝炎、肿瘤、肝区损伤等多种可能。我询问了患者近期是否遭受过碰撞,患者表示最近生活平稳,并未出现强烈的撞击,我又询问了既往病史,患者表示既往体健,一个月前曾做过全面体检,无慢性疾病表征。我简单的对患者进行了查体,发现患者眼部有轻微黄染的现象,未触及淋巴肿大,腹部轻微压痛无包块,体温检测显示为38℃。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出现肝炎的可能性较大。但肝炎的范围较大,其分型也较为复杂,治疗还需先明确肝炎的具体分型,再对症进行治疗,避免误诊耽搁病情。
二、治疗经过
为明确病因,我及时为患者安排了检查,进行肝功能检查可见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等数值升高,经过经乙肝两对半检查可见小三阳的现象,随后进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呈阳性,初步判定患者出现了乙型病毒性肝炎。
我见患者乙肝表面抗原为弱阳性,加上其一个月前体检时,未出现该表现,多考虑为急性期。我及时和患者讲明了病情现状。患者刚听到乙型病毒性肝炎有些慌张,在调节了一下情绪后,表示愿意配合治疗。
考虑到患者的实际情况,准备给予患者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进行抗病毒治疗,再配合异甘草酸镁注射液保护肝细胞,减轻肝脏损伤。在进行药敏试验后,我为患者开具上述药物进行治疗。

三、治疗效果
使用药物后,患者表示见效较快,肝区疼痛的症状似乎有所改善。随着时间推移,患者的身体逐渐恢复,复查时患者表示发热基本消退,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基本消失,身体恢复较为良好。于是,我为患者进行查体发现体温落至正常范围,肝功能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指标,经乙肝两对半检查可见小三阳的症状消失,进行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显示数值降低,说明治疗较为有效。
四、注意事项
临床症状改善后,患者精神好转了不少,我很开心地祝贺患者身体恢复健康。但患者比较冷静,主动询问我是否有需要注意的事项。于是在患者复诊时,我特意给了他一些建议:
1.日常生活中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避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2.患者还需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同时还需做好防寒保暖工作,避免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否则可能会导致病情加重。
3.居家休养时,患者还需注意规范用药,尽量不要私自停药或换药,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到医院进行咨询。
五、个人感悟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临床上以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乏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此次患者出现肝区疼痛的症状,加上出现小三阳的现象,都提示出现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病症。好在患者的症状表现多处于急性期,治愈几率会比较大,此疾病若不及时治疗,通常会出现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容易损伤肝脏,一般预后较差,易影响身体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