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警惕二尖瓣反流,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

警惕二尖瓣反流,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导致

周恒副主任医师

内科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位70岁的老人,在4年前出现了胸闷、憋气的症状,并在3个月前症状逐渐加重,家人发现后便带着患者来到我院就诊。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发现该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伴有二尖瓣反流的情况,不过在通过手术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了改善。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70岁

【疾病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就诊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0/3/3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卡托普利注射液、华法林钠片、地高辛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16天,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胸闷、憋气症状改善


一、初次面诊
记得曾经面诊过这样一位患者,他在4年前就出现胸闷、憋气的症状,但当时并不是特别的严重,对生活没有造成影响,所以患者也没有引起重视,并未进行特殊的治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特别是在最近3个月来,患者胸闷、憋气的症状越来越严重了,并且体力也明显下降,尤其是在劳累、情绪激动后,会异常明显。家人发现后,非常担心,劝说患者来医院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在给患者做了一系列思想工作后,患者终于同意来我院进行就诊。我首先对患者进行了查体,发现该患者心前区无隆起,心界无扩大,心前区部位有干啰音,并且可闻及较强的弥散性波动。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各种表现,我怀疑他可能存在二尖瓣反流的情况。我告诉患者二尖瓣反流属于心脏病的一种类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二尖瓣脱垂、感染性心内膜炎、左心室扩张等原因都可能会导致出现二尖瓣反流。其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造成的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系统疾病,并且该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悸、呼吸急促等,并且在体力劳动、情绪激动、暴饮暴食、吸烟后都可能使症状加重。
二、治疗经过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又让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超检查、X光片、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心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二尖瓣少量反流;X光片结果显示可见冠状动脉血管壁出现不同程度的增厚;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显示左前降支阻塞,冠状动脉三支血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狭窄、闭塞病变。于是最终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并存在二尖瓣反流的情况。患者的家属在得知检查结果后表示,愿意让患者配合我们进行治疗。综合患者的情况,我给他使用了卡托普利注射液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华法林钠片来预防血栓;地高辛注射液来增强心肌收缩能力。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积极使用卡托普利注射液、华法林钠片以及地高辛注射液治疗,并在家人的悉心护理下,整体的效果是比较好的。在用药两周后,患者的家属告诉我,患者胸闷、憋气的症状已经有了改善,在爬楼梯、走路后,症状已经没有之前那么严重了。于是我让患者继续坚持用药治疗一个月后,患者胸闷、憋气的症状又进一步得到了缓解,并且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好了。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高兴,在患者随访的期间,我又给他和他的家属交代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平时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养成乐观、积极的心态,同时避免进行重体力活动,多注意休息。
2.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尽量不要吸烟、喝酒、熬夜。
3.平时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有氧运动,比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打乒乓球、羽毛球等,一般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4.严格遵医嘱服药,并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要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
五、个人感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病变,而导致心脏功能异常的一种疾病,而该患者出现二尖瓣反流,也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诱发的。患者一般可以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身体的耐受度需要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来改善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当病情加剧,可能会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休克等情况,是非常危险的。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