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现偏瘫麻木找不到病因?可能是腔隙性脑梗死

出现偏瘫麻木找不到病因?可能是腔隙性脑梗死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位67岁的女性,就诊前出现有轻微的头晕症状,伴随有偏瘫、肢体麻木等现象,进行查体,患者体温正常,血压指数升高,CT检查可见腔隙性梗塞病灶,进行血管造影可见颈动脉粥样斑块未见狭窄,初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我及时对患者采用药物进行治疗,整体治疗效果较好,临床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7岁

【疾病类型】腔隙性脑梗死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4/2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谷维素片、厄贝沙坦片)

【治疗周期】住院5天,定期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患者身体恢复良好,临床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当日上午9点左右,一位老年患者由其家属陪同下到科室就诊。一到科室,家属情绪比较激动,急忙要求我看一下患者出现了什么病症。我先是安抚了一些患者家属情绪,告诉他不要着急,表示需要先了解具体情况。患者家属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讲述到患者大致在2个月前,开始出现肢体乏力、麻木的症状,休息一段时间症状稍有缓解,刚开始时,家里人和患者自己都没有在意,以为是关节病,就没有就医进行治疗。但症状逐渐加重,患者四肢麻木夹菜都没有力气,还出现了轻微偏瘫的症状。患者家属有些慌神,于是到附近的诊所进行治疗,以颈椎病使用药物控制病情,具体用药不详,但收效甚微,眼见症状越来越严重,遂自行就医进行治疗。听完描述后,我想到有脑部问题、脑梗死和缺血性脑病都会出现上述症状。为明确病因,我先是询问患者过往是否慢性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癫痫等,患者表示过往有高血压病史,一直在间断服药控制,并未查询过血压指标。于是我对患者进行了简单的查体发现,体温未见升高,基本排除炎症感染影响,进行血压测试结果显示为172/104mmHg,到这里我大致明白了患者出现病因。
根据患者的情况,我大致判断可能是出现了脑梗死的症状。多为高血压引起的病症。虽然大致明白了病因,想要进行诊断。还需进行其他检查。
二、治疗经过
为避免误诊,我及时为患者安排了检查,进行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经由脑电图检查也未出现异常现象,经CT检查可见腔隙性梗塞病灶,进行血管造影可见颈动脉粥样斑块、未见狭窄,初步诊断为腔隙性脑梗死。
拿到检查结果,我长舒了一口气,虽确实是出现脑梗死的症状,好在是症状较轻的一个类型。我及时跟患者讲明了病情。患者及其家属当即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这让我很是欣慰。于是,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考虑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预防血栓形成,再配合厄贝沙坦片控制血压,并使用谷维素片营养神经。为方便治疗,我安排患者办理了入院手续,并对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后,为其开具上述药物进行治疗。

三、治疗效果
经过治疗后,患者整体状况较为良好,自述头晕的症状明显减轻,并未出现不良的用药反应。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生命体征平稳,自感肢体控制力增强,麻木、偏瘫等症状得到了缓解,我为患者安排各项实验室检查,可见各项指标较为平稳,进行血压检查结果显示121/87mmHg。我见患者恢复较为良好,于是为其办理了出院手续,让其自行回家休养。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身体能够顺利恢复,我很是欣慰,期间患者家属寸步不离的照顾患者,也让我对其刮目相看。但我还是比较担心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可能会做不到位。于是,在患者出院之际,我较为认真的给了患者及其家属一些建议:
1.日常生活中需注意保持足够的营养摄入,不吃油腻刺激的食物,尽量保持饮食清淡。
2.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作息,注意劳逸结合。
3.出院后还需规范用药控制血压,避免私自停药,服药期间若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医向我咨询。
五、个人感悟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的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形成小的梗死灶,常见会出现运动、感觉或语言障碍等方面的症状。此次患者出现此病症出现的偏瘫和肢体麻木等症状较为典型,经过治疗后,预后较好。需注意的是,虽然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病症中较轻的类型,不及时治疗,仍可能会发生意识障碍,甚至威胁生命,建议积极就医进行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