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躁狂抑郁症如何判断?鉴别诊断是关键

躁狂抑郁症如何判断?鉴别诊断是关键

艾明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具有抑郁症病史,可能是受到学业、青春期、性格等因素导致病情复发,并且在抑郁症的基础上,还出现情绪高涨、大吼大叫、易怒等症状。患者母亲很担心,于是带着女儿前往我院就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确诊为躁狂抑郁症。患者积极治疗后,病情得到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17岁

【疾病类型】躁狂抑郁症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10/17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碳酸锂片、盐酸多塞平片)+音乐疗法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5天,1个月后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情绪不稳定的情况得到改善,病情得到好转


一、初次面诊
今天来了一位患者,陪同患者进来的是患者的母亲。经过母亲的诉说,我得知患者在一年前在当地医院确诊过抑郁症,并且服药两个月左右就停药了,患者病情也处于稳定状态,没有发作。最近这段时间,患者母亲发现患者经常情绪低落,并且常常把自己关在家,言语也少了很多,并且有时候反应也很迟缓。最令患者母亲惊讶的是,患者有时情绪又很高涨,常常还会大吼大叫,说话语速也会变得很快。这样反反复复大概持续了一个多月。患者母亲担心患者的病情发作,于是带着她前往我院就诊治疗。我先为他进行体格检查,发现没有异常情况。头颅核磁共振检查,结果也无异常,因此我可以排除器质性疾病。同时我让患者填写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结果显示HAMA总分为25分,说明该患者存在精神焦虑的状态。同时又进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查,结果显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经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结果显示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于是我大致可以诊断,患者为躁狂抑郁症。并且我为患者以及患者的母亲解释躁狂抑郁症,这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多数患者有躁狂和抑郁反复循环或交替发作,只有少数患者仅出现躁狂。躁狂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和生物、心理、社会、性格特点等都有关系。我告诉患者母亲,患者处于青春期,并且在高中学业压力也比较大,进而会导致心理调节能力出现障碍。

二、治疗经过
患者的母亲听到女儿的病情后,很是担心。我连忙安慰她,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并且家长经常鼓励与支持患者,一般能够有较好的效果。我告诉患者以及患者母亲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并且还要结合心理治疗。为了有更好的治疗环境,我让患者住院治疗。患者以及她的母亲也同意了我的治疗方案。于是我为患者使用碳酸锂片进行治疗,能够稳定患者的情绪。同时还为患者使用盐酸多塞平片进行联合使用。同时,我还为患者安排了音乐疗法,通过音乐放松身心,调节身心健康。另外,我让护士注意观察患者的行为,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我。并且在这期间我也定期查房,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嘱咐患者一些注意事项。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这期间没有反抗使用药物,并且在母亲的悉心照顾下,病情开始恢复。患者母亲告诉我,这几天患者也没有大发脾气,平时还会看看书、散散步。并且护士说,患者睡眠质量明显提高了,整个人有精气神了,情绪比较稳定。我看着患者的时候,患者会对我笑一笑,我也会时常与患者聊天,看得出来患者的确有较大的变化。在出院前,我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也都反映了患者的病情得到改善。
四、注意事项
患者以及患者的母亲听到可以出院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我也为她们感到高兴。在整个治疗期间,我都嘱咐了他一些注意事项,具体内容如下:
1.患者在回家后,还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但是不要有心理负担,保持良好心态,如果有不开心的事,可以和我交流。并且患者在出院后一个月进行复查。
2.患者在一个月后要进行复查,以便了解身体情况。深秋到第二年春季开春是躁狂抑郁症的高发期,患者要做好预防措施,平时避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3.另外,患者平时要学会调节情绪,主动沟通,适当运动都是比较好的调节方式。
五、个人感悟
躁狂抑郁症又称双相情感障碍,属于心境障碍的一种精神障碍疾病,主要是抑郁症、躁狂症反复发作造成的,是一种严重的、持久的、情绪上下波动的心理疾病。病例中的患者有抑郁症病史,可能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导致病情复发,进而出现躁狂症,诱发躁狂抑郁症产生。躁狂抑郁症的治疗方式主要以药物为主,再结合心理治疗,能够使病情得到好转。另外,家庭成员要给予患者足够的关爱,这种关爱不仅仅是在衣食住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患者内心情感,并对患者内心的情感做出积极的回应。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