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切勿忽视磨牙症,当心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切勿忽视磨牙症,当心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夏德林主任医师

外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1个月前,患者张嘴时出现了弹响声,随着时间推移,弹响声未见消失,还出现了疼痛、张嘴困难等症状,遂来我院就诊。综合体格检查与颞颌关节MR1.5T平扫的结果,患者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通过药物治疗、手法治疗、佩戴磨牙垫等方式,患者关节区弹响消失,疼痛症状缓解。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18岁

【疾病类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就诊时间】2018/10/15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司匹林肠溶片)+手法治疗+佩戴磨牙垫

【治疗周期】1个月

【治疗效果】关节区弹响消失,疼痛症状缓解,张口幅度恢复正常


一、初次面诊
我第一次见到患者时,他显得有些焦虑。患者表示,大概在1个月前,自己张嘴时会有“咔、咔”的弹响声,但因为当时没有明显的不适症状,就没太放在心上,结果最近弹响声更加明显,还伴有疼痛症状,连张嘴都变得有些困难,于是赶紧来我院就诊。患者还补充道,自己在咀嚼食物时也会有疼痛感与弹响声。于是,我先为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患者体温36.5℃,呼吸19次/分,口唇红润,无苍白、发绀,亦无疱疹、肿胀,口角无糜烂,后牙的牙齿颌面磨耗较为严重,牙列不齐,无龋齿、义齿,正常咬合时面部两侧咀嚼肌稍紧张。在初步明确患者状况后,我再次询问患者是否有咀嚼硬物、单侧咀嚼、磨牙症等情况,患者表示,自己在晚上睡觉时会磨牙,并且磨牙频率较高,室友曾多次与他提及该情况。由此,我初步判断患者可能是因磨牙症而诱发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在得知我的想法后,患者有些困惑,表示不知为何二者之间存在联系。我向患者解释道,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多见的口腔颌面部疾病,与咬合不正、张口过大、单侧咀嚼、磨牙症等因素相关;而磨牙症是患者在睡眠状态时出现的上下牙齿彼此磨动或紧咬的行为,会对患者的牙体组织造成磨损,可能导致牙齿敏感,还可能影响颌关节的正常功能,从而诱发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严重时,磨牙症还可能导致患者的颌关节出现骨质受损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明确患者颞下颌关节状况,我安排患者完善了颞颌关节MR1.5T平扫。
二、治疗经过
颞颌关节MR1.5T平扫结果提示,处于闭口位时,患者双侧颞下颌关节在位,左侧关节盘向前、偏外侧移位,右侧关节盘未见明显异常,左侧颞下颌上关节腔内见少许积液,而处于张口位时,患者左侧关节盘位于髁状突上方,右侧关节盘位于颞骨结节与下颌骨髁状突之间。由此,患者确诊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发病部位为左侧关节区。由于患者未出现器质性病变,我建议患者通过保守治疗来缓解不适症状。患者配合度非常高,表示愿意接受该治疗方式。考虑到患者有疼痛及张口受限症状,我予以患者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止痛,并通过手法治疗来恢复患者颞下颌关节区的功能,以促进患者开口幅度恢复正常。此外,我还让患者在夜间佩戴磨牙垫,避免磨牙症加剧,以免加重颞下颌关节紊乱的情况。

三、治疗效果
在第5次手法治疗结束后,我发现患者张口幅度增加,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患者也表示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有所减轻,本次接受治疗时未再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治疗1个月后,患者前来复诊。患者表示,磨牙症有所缓解,颞下颌关节区的弹响声也基本消失,在张嘴或咀嚼食物时,无明显不适症状。在与患者沟通的过程中,我发现患者焦虑的情绪也有所缓解。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的不适症状得到改善,我也由衷地为他感到开心。但由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存在复发的可能性,我也特别嘱咐患者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患者要避免养成偏侧咀嚼的习惯,尽量不要食用不易咀嚼的食物,如口香糖、槟榔,要尽量避免大幅度张嘴,以免影响颞下颌关节的正常功能。
2.患者应坚持佩戴磨牙垫,以纠正磨牙症,以免加重牙齿磨损,也预防再次引起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3.患者应养成放松下颌肌肉的习惯,在未进食时,也需要使牙齿处于微张状态,以免咀嚼肌或颞下颌关节长期处于紧张状态。
五、个人感悟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累及颞下颌关节、咀嚼肌等部位的一组病症的总称,可能由不良咀嚼习惯、磨牙症等因素诱发,患者多有局部疼痛、弹响、张口受限等症状。本病例中的患者可能正是因为磨牙症频繁发作,而对颞下颌关节功能产生影响,最终诱发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好在经过及时的干预,患者颞下颌关节已恢复正常。因此,如果患者出现了磨牙的情况,一定要引起重视,以免对关节功能造成影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