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躁狂抑郁症的首选方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躁狂抑郁症的首选方案,药物治疗+心理治疗

艾明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性格内向,不善言辞,经常把精力放在打游戏上,和父母长期吵架,最近脾气越来越大,但是又会出现长时间情绪低落的情况,患者家属察觉不对劲后,于是携带患者前往我院就诊。患者经过一系列检查后,确诊为躁狂抑郁症。经过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18岁

【疾病类型】躁狂抑郁症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6/10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丙戊酸镁缓释片、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盐酸多塞平片、碳酸锂片)+心理治疗(松弛疗法)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7天,长期服药

【治疗效果】患者情绪稳定,病情得到好转


一、初次面诊
今天来了一位患者,他走在家属的后面,然后在隔着我较远的位置坐下了。患者家属告诉我,孩子平时的性格内向,也不喜欢和其他人交流,总喜欢在电脑上玩游戏,因此经常因为玩游戏和他吵架。最近这段时间,家属说患者的脾气越来越大了,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就发起脾气来,甚至还有点蛮横无理。但是有时候,又看见他一个人沉闷不乐、言语减少,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家属感觉不对劲,就带着患者前往医院就诊。我先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现并无异常。经过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并未发现异常。通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查,可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经过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可见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再结合患者的表现,可以诊断为躁狂抑郁症。

二、治疗经过
我告诉了患者家属目前的情况,家属听了这个疾病,表示完全没有听说,着急着问我这个疾病严重吗?于是,我耐心向家属以及患者解释这个病情。躁狂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多数患者有躁狂和抑郁反复循环或交替发作,只有10%-20%的患者仅出现躁狂发作,躁狂发作和混合发作的自然病程是数周至数月。躁狂抑郁症的病因主要是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和生物、心理、社会、性格特点等都有关系。平时患者性格也比较内向,不善于言辞,不善于和家人沟通,导致把精力放在游戏上,进而也容易与家属起冲突,长此以往,容易让自己陷入一个死胡同里,难以调节自身的情绪。我告诉患者,由于病情持续时间长,为了能够更好控制病情,需要进行住院治疗。患者本不愿意配合,后来父母的极力劝解下,勉强同意了。于是我为患者开了丙戊酸镁缓释片、癸酸氟哌啶醇注射液进行治疗。这类药物是抗精神病药,具有稳定情绪的作用。并且还为患者开了盐酸多塞平片进行服用,这类药物具有抗焦虑的作用,进而能够起到快速缓解不适症状的作用,同时给患者使用碳酸锂片,进而稳定病情。但是这类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所以我每天也都会去患者的病房查看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另外,我又安排患者进行心理治疗,这种治疗方法是松弛疗法。要求患者连续呼吸20次以上,呼吸频率在每分钟10~15次左右,吸气时双手慢慢握拳,微屈手腕,稍屏息一段时间,再缓慢呼气,两手放松,让身体处于全身肌肉松弛状态,反复练习。患者有意识地控制或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以达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
在这期间,患者很配合我们进行治疗。经过住院治疗后,患者的家属告诉我,患者这几天还是比较有耐心,能够认真地和我沟通,并且精神状态也明显好转。患者在这期间,睡觉也都很安稳,没有出现失眠的情况。另外,护士告诉我,这几天患者的情绪比较稳定,没有和家属吵架的情况。我为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检查结果没有出现明显异常。说明了患者的病情正在好转,于是同意患者出院,并且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患者听到可以出院了,很是开心。我也为他感到开心。但是我担心疾病会有复发的可能性。于是我嘱咐了患者及其家属一些注意事项,具体内容如下:
1.患者在回家后,要长期服用药物,这样能够更好地控制病情。并且患者在出院后一个月要进行复查。
2.患者在这期间,不要过度的焦虑,可以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多和周围的朋友、亲人进行交流。
3.另外,患者家属学会适当理解孩子,并且适当给予支持,平时还可以多陪伴孩子。在饮食上,家属可以尽量为孩子选择清淡、营养的食物。
五、个人感悟
躁狂抑郁症是一种既有躁狂症发作又有抑郁症发作的精神障碍疾病,当躁狂发作时,患者表现为情感高涨、精力充沛等,当抑郁发作时,患者表现为情绪低落、愉快感丧失、悲观、疲劳迟钝等。病例中的患者也就是出现躁郁症、抑郁症的症状,于是前往我院进行治疗。通常躁狂抑郁症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并且再结合心理治疗,能够使病情得到好转。另外,躁狂抑郁症的患者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建议坚持服用药物,做到足量足疗程地使用药物,不可自行停药,避免出现病情不稳定的情况。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