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出现躁狂抑郁症不要慌,药物治疗效果强

出现躁狂抑郁症不要慌,药物治疗效果强

艾明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21岁,在高考后因出现情绪特别反常的情况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就诊,通过患者母亲的讲述,以及同患者沟通,我了解到患者大概的症状表现,随即通过体格检查、头颅CT检查、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汉密顿焦虑量表检查,综合分析诊断为躁狂抑郁症,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案使得病情逐渐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21岁

【疾病类型】躁狂抑郁症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10/9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碳酸锂片、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盐酸普萘洛尔片)

【治疗周期】6周

【治疗效果】患者情绪较为稳定,精神状态有所改善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就诊的,经其母亲的讲述,我了解到患者从高考结束后的暑假开始出现反复的失眠,有时候很想睡觉都睡不着,稍微不顺心的事就发很大的脾气,但发完脾气后又开始明显地情绪低落,什么事情也不想做,整天浑浑噩噩的。其妈妈说其实儿子性格内向,但最近让儿子出去帮忙买东西碰到邻居,他居然会反常的和人家絮絮叨叨地聊天到忘了回家,还向有些邻居吐口水,因此得罪了不少人,同患者的沟通过程中我还发现患者的注意力难以集中,说着说着还开始不着边际地高谈阔论起来。我怀疑患者出现了精神疾病,随即我对患者展开了体格检查、头颅CT检查、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测定、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试验、汉密顿焦虑量表,未见存在器质性疾病,但可见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汉密顿焦虑量表为8分,所以根据以上结果可初步诊断为患有躁狂抑郁症。

二、治疗经过
我将诊断结果告知患者及其母亲后,他母亲表示非常担忧,忙问我怎么办,严重吗?会不会影响他儿子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我听到其母亲的一连串问题很能理解她的担忧,一边安抚她不要着急一边告诉向他们解释道,躁狂抑郁症是以情感的异常高涨或低落为特征的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可能由遗传因素、生物学因素、心理社会因素等情况引发,如患者性格内向、孤僻就可能诱发该疾病。躁狂抑郁症通常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其次根据病情严重情况可配合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方法进行协同治疗,但鉴于患者目前的情况尚且不算严重,较容易控制,我建议先采取药物治疗的方案观察实际效果,只要患者愿意积极配合治疗,就可得到较好的预后,一般不会对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不良影响,他们也同意了我的治疗方案。所以根据患者症状表现,我给患者使用了碳酸锂片、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盐酸普萘洛尔片三种药物,其中碳酸锂片属于躁狂抑郁症常用药物,可以较好地治疗和预防躁狂抑郁症复发,而富马酸喹硫平缓释片作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物,对躁狂抑郁症引发的躁狂发作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盐酸普萘洛尔片可以抑制肾上腺素能兴奋,避免交感神经兴奋加重病情。但由于服用药物可能出现口干、烦渴、多饮、四肢冰冷、腹泻、倦怠等不良反应,因此叮嘱患者服药多加留意是否出现相关不适,若是药物引起的,以便及时调整药量。
三、治疗效果
在患者的治疗期间,患者的母亲对其尤其的精心照料,在用药一周后复查时,其母亲告诉我患者的精神状态明显好转,食欲也较好,这几天的情绪都较为平静,患者说睡眠质量也有了一定改善,随即通过汉密顿焦虑量表测定也可见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明显控制。我对患者的治疗态度很欣慰,给了他一些鼓励,希望他继续坚持治疗,并且因为病情还未完全恢复,也嘱咐了患者以及患者母亲一些注意事项。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的病情逐渐好转我感到欣慰,但是因还未完全恢复,所以我还是有点担心,因此嘱咐了一些注意事项,具体内容如下:
1.患者还需继续服用药物,不能盲目地增减药量,才有助于更好地控制病情,同时注意时间定期前往医院进行复查。
2.注意保持清淡饮食,尽量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保证睡眠充足,避免长期处于嘈杂的环境中。
3.患者母亲可在平时与儿子多进行沟通,对他进行支持、鼓励。患者需正视疾病,遇到影响心情的事情主动调节情绪,积极主动地解决,可以主动同母亲或者朋友多交流沟通。
4.出现情绪异常变化,注意进行情绪调节并及时回院就诊。
五、个人感悟
躁狂抑郁症又称为双相情感障碍,会造成患者心理异常,并且部分患者在躁狂发作时还可能有瞳孔轻度扩大、心率加快等表现,或者该疾病可能导致患者出现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等躯体不适症状,但因为大多患者不具有自行辨别疾病的能力,因此建议在出现异常兴奋、夸大、情感高涨、情绪低落交替发作等情况后,就需多加留意并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延误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其次家人的支持、鼓励也非常重要,有助于患者病情较好的恢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