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化脓性脑膜炎造成颅内感染,对症用药是关键!

化脓性脑膜炎造成颅内感染,对症用药是关键!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一周前,患者出现了发热、寒战等不适症状,自行使用药物后,身体状况并未好转,还出现了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遂来我院就诊。经过体格检查和脑脊液检验,患者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38岁

【疾病类型】化脓性脑膜炎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18/10/30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注射用头孢噻肟钠、甘露醇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周,定期复诊

【治疗效果】体温恢复正常,头痛、呕吐等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我第一次见到患者时,他的精神状态比较差,还裹着一件厚外套。患者表示,自己在一周前出现了发热、寒战、乏力等情况,本以为天气转凉诱发了感冒,就自行使用了感冒灵颗粒,但不适症状并未消退,昨天开始甚至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症状,遂来我院就诊。经询问,我了解到患者是一名厨师,半个月前曾在处理猪肉时不慎切伤手指,但未特别进行处理。随后,我为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患者精神萎靡、嗜睡,体温38.6℃,呼吸19次/分,血压130/95mmHg,颈抵抗。
二、治疗经过
根据患者的情况,我初步怀疑患者患有脑膜炎,于是,在签署同意书后,我安排患者进行了腰椎穿刺,以进行脑脊液检验,检验结果提示脑脊液压力偏高,而脑脊髓常规检查显示患者脑脊液浑浊,潘氏试验呈阳性,红细胞计数9.45×10^9/L,白细胞计数7.67×10^9/L。考虑到患者起病比较急,存在脑膜刺激征阳性的情况,并且脑脊液外观及细胞计数均有异常改变,我判断患者患有化脓性脑膜炎,并且颅内感染情况并不特别乐观。在得知诊断结果后,患者有些惊讶,表示不知道为何会患有该症。我向患者解释道,化脓性脑膜炎通常是细菌感染引起的,而细菌可能会随患者手指处的伤口进入患者体内,从而导致患者患病。患者听后有些懊恼,表示没有想到一个小小的破口竟然会有这么大的影响。我连忙安慰患者,并建议患者住院进行治疗。患者配合度非常高,表示愿意接受该治疗方案。入院后,我先让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该药物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较广,对多种致病菌有较强活性,有助于为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为了改善患者的颅内状况,我也让患者按时静脉滴注甘露醇注射液,以降低颅内压,缓解颅内压升高所引起的头痛、呕吐等症状。随后,我为患者进行了脑脊液病原学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有革兰阴性菌感染,于是,我让患者继续使用注射用头孢噻肟钠,以改善感染症状。此外,我还特别提醒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紧张和焦虑。

三、治疗效果
在查房时,我发现患者体温已逐渐恢复至正常范围内。患者表示,寒战、乏力、呕吐等症状得到缓解,头痛感也有所减轻。住院第7天时,我再次让患者进行了脑脊髓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脑脊髓颜色清亮,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都恢复正常,于是,我安排患者办理了出院手续。后续复诊时,血常规、脑脊髓检查等结果均未提示异常,我观察到患者的精神状态较好,患者也表示自己没有再出现过发热、头痛、呕吐等症状。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身体逐渐恢复健康,我也发自内心地为他感到开心。但由于担心患者在出院后会不注意进行护理,我特别叮嘱患者要注意以下几点:
1.患者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要熬夜,要避免过度疲劳。此外,患者应注意将室内的温度、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要定期通风。
2.患者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加衣物,以免受到冷空气刺激而加重不适症状。
3.患者要树立对于病症的正确认知,也要注意观察自身状况,如果再次出现了不适症状,需要及时就诊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五、个人感悟
化脓性脑膜炎是脑膜炎的一种分型,是致病菌随血液循环侵入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所引起的颅内感染,患者多有发热、寒战、呕吐等不适症状。在本病例中,患者出现了发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情况,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身体逐渐恢复健康。因此,在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后,患者应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这样通常能够收获比较好的预后效果。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