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女童头晕、头痛,原来是大动脉炎惹的祸

女童头晕、头痛,原来是大动脉炎惹的祸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因出现频繁头晕、头痛等症状,被家长带来我院就诊,通过查体、血常规检查、超声检查等,被确诊为大动脉炎。我给患儿使用甲泼尼龙片、环磷酰胺片药物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不适症状得到明显的改善,后期恢复较好,患儿的家长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11岁

【疾病类型】大动脉炎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2/5/10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甲泼尼龙片、环磷酰胺片)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4天,定期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头晕、头痛等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今天诊室来了一个11岁的患儿,看着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有点萎靡不振,患儿家长自述,患儿从今年2月份就开始频繁头晕、头痛,这种症状起初并不明显,所以也没注意,但是从上个月开始,头晕、头痛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候还眼前发黑,看不清东西。
我随后对患儿进行仔细问诊,发现除了头晕、头痛、眼前发黑、视物模糊外,还经常出现耳鸣的症状。于是给患儿进行查体,经过检查我发现她的左桡动脉搏动减弱,左颈部血管可以听见收缩期杂音,双上肢血压不等,听诊双侧颈动脉、股动脉以及腹主动脉可闻及杂音。患儿的神志清,精神欠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胸膜摩擦音,心率为118次/分,稍快,但是心律齐,未闻及杂音及心包摩擦音。患儿的腹部平坦,全腹柔软,无压痛和反跳痛,无波动感及振水音,腹部未触及包块,肠鸣音4次/分,双下肢无水肿,四肢肌张力正常。
患儿的家长否认存在家族遗传病史、传染病史、外科手术史、药物过敏史,自述患儿既往身体健康,很少生病。结合现有的查体结果,还不能确诊病情,于是我建议患儿入院完善相关检查,从而明确病因,积极治疗。患儿家长表示接受,并且表态会配合医生的治疗。
二、治疗经过
我给患儿完善血常规检查,显示红细胞沉降率高,C-反应蛋白增加,完善超声检查显示左侧颈动脉严重狭窄,肝功能检查和肾功能检查无异常,经过上级医师查房观察及相关科室讨论会诊,确诊患儿为大动脉炎。我考虑患儿处于疾病早期,未累及其他器官,所以决定先用药物治疗,患儿家长表示接受这个治疗方案。临床上我给患儿使用甲泼尼龙片进行抗炎治疗,有效改善症状,并且根据症状缓解而减量。我还给患儿使用环磷酰胺片来改善血液循环,减弱药物不良反应。

三、治疗效果
患儿口服药物治疗14天后,经查体发现头晕、头痛、眼前发黑、视物模糊、耳鸣等症状明显缓解,并且复查血常规、超声检查,均显示无异常。患儿家长自述,患儿精神状态较好,食欲和睡眠状况良好,重新恢复活力,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非常感激医护人员的照料。我准予患儿出院调养,并且继续遵医嘱用药,定期门诊随访。我希望患儿从此健康成长,再无病痛。
四、注意事项
患儿经过治疗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我也由衷地为她而开心,考虑到该疾病属于慢性、进行性血管病变,治疗周期较长,所以我向患儿的家长反复叮嘱道:
1、患儿需要保证均衡营养,避免食用容易诱发自身免疫反应的食物,如海鲜、牛羊肉,注意低盐、低脂、低糖、低热量饮食。
2、患儿需要注意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发生感染,以免因病毒或细菌反复刺激,加重炎症。
3、患儿需要按医嘱服药,避免突然减药或停药,导致病情反复,并且定期来门诊随访。
五、个人感悟
大动脉炎是一种主要累及主动脉及其重要分支的慢性、多发性、非特异性炎症,常见于10-40岁的女性,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乏力、头痛、头晕、心悸等,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来维持治疗效果,避免疾病复发。
该病例中的患儿的早期的症状都被家长忽略了,忽视了身体给的警示,导致症状越来越严重。所以,当日常生活中身体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诊,不要等到症状严重时才来医院就诊。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