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手术治疗消风险

蛛网膜下腔出血诱发脑血管痉挛,手术治疗消风险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来医院就诊的时候,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经过查体、颅脑CT检查、CTA检查等,确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通过脑动脉瘤夹闭术、侧脑室引流术、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预后较好,不适症状消失,对治疗效果满意。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66岁

【疾病类型】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2/3/23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脑动脉瘤夹闭术+侧脑室引流术+经皮血管内成形术)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个月,3个月后复诊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今年春天,一位年轻的男子背着自己的母亲,急匆匆地进入我的诊室,我立即让他把患者放在就诊床上,并且上前查看患者的情况。患者平躺着,用手扶着自己的头部,不断痛苦地哀嚎着,精神状态很差,面色苍白,双眼紧闭,意识较为清晰,可进行简单交流,简单询问后,了解到患者是突发剧烈头痛,难以忍受。
我为了进一步了解患者的情况,与患者的家属进行沟通,了解到患者于当天的中午突然感觉头痛,还伴有恶心、呕吐的情况,并且短暂休息后,无法缓解症状,于是立即来到我院寻求帮助。患者家属还陈述,患者既往有十年的高血压史,平时有口服降压药,但控制情况不详。我对患者进行查体,发现患者的血压值为150/75mmHg,高于正常值,哥拉斯哥昏迷评分14分,存在轻度地意识障碍,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心肺听诊无异常音,腹部柔软,双下肢出现轻度水肿,肌力约4级,肌肉能抵抗阻力,但未达到正常状态。由于患者疼痛难忍,查体无法顺利进行。我随即要求患者的家属立即为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完善进一步检查后,明确病因,积极治疗,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患者家属表示同意。我看患者家属非常焦虑,于是安慰道,只要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时采取措施,我相信患者的情况一定会好转,你们对医护人员要有信心。患者家属听后,表示愿意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希望能尽快采取治疗措施。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安排她行颅脑CT检查加CTA检查,发现左侧大脑前动脉A3段起始部动脉瘤,多处蛛网膜下隙出血,经颅内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发现局部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快,提示存在血管痉挛导致的血管狭窄。最后我将患者诊断为蛛网膜下隙出血,伴随脑血管痉挛。
考虑到患者病情危急,我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主要进行手术治疗,在详细告知治疗方式及风险后,家属同意。我为患者排除手术禁忌症后,为患者实施了脑动脉瘤夹闭术、侧脑室引流术、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术中先通过侧脑室引流术降低颅内压,随后通过脑动脉瘤夹闭术来游离血管瘤,再通过经皮血管内成形术来扩张狭窄血管,手术过程顺利,术中张老太生命体征稳定,术后返回重症监护室。

三、治疗效果
住院治疗1个月后,再次对患者进行查体,发现神志清楚,精神较好,生命体征稳定,手术创口愈合情况良好,已拆线,肌张力减低。我让患者复查颅脑CT,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吸收、减少。经评估,患者病情稳定在告知患者及家属相关注意事项后,同意患者出院休养。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治疗非常满意,感谢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我看着患者的逐渐好转,倍感欣慰。
四、注意事项
患者虽然病情控制较好,我为她的健康好转而开心,但是患者年事已高,术后恢复期较长,所以我叮嘱她出院后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需要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加强营养摄入,多食用鸡蛋、瘦肉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补充身体流失的营养物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机体恢复。
2.患者存在高血压,所以需要定期监测血压变化,定期前往心内科复诊。
3.患者需要在术后3个月复查颅脑CT,如果在康复期间出现任何不适症状,需要立即前往我科门诊就诊。
五、个人感悟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指颅内血管破裂,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该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血管痉挛,常见的症状是头痛,并且疼痛感剧烈,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加重,甚至昏迷。
该患者就是出现典型的剧烈的头痛症状,还表现出一些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来我院就诊,虽经过及时有效的救治,但在术后仍存在右侧肢体肌力下降的情况,好在经过康复治疗后,病情好转。
所以大家存在高危因素,如高血压、长期吸烟、酗酒等,突发了头痛、运动障碍等症状,需警惕,及时就医,早期治疗干预,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