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脑血管痉挛不可怕,积极用药很重要

脑血管痉挛不可怕,积极用药很重要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位51岁的男性,在一天前突然出现了头痛、恶心的症状,并且还伴有呕吐的情况,于是家人急忙带着患者来到我院就诊。在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发现患者存在脑血管痉挛,并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好在经过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51岁

【疾病类型】脑血管痉挛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3/18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奥扎格雷钠注射液、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胞磷胆碱钠片)

【治疗周期】治疗12天,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头痛症状缓解,恶心、呕吐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在一天前,患者准备出门去买菜,但在下楼梯时,突然出现了头痛、恶心的症状,便返回家中休息。但是在休息后症状也并没有缓解,并且还出现了呕吐的情况,在一天之内吐了两次。患者的家属见状,便急忙带着患者来到我院就诊。首先我对患者进行了查体,该患者意识清楚,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双耳听力粗测正常,双侧鼻唇沟对称;四肢肌张力正常;肝脾未及肿大,叩鼓音;肠鸣音正常存在;脑膜刺激征弱阳性。初步怀疑可能是脑血管痉挛。
二、治疗经过
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我又安排患者进行了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头部CT检查、脑脊液常规检验、脑血管造影。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结果显示该患者局部脑血管的血流速度增快;头部CT检查并没有发现异常情况;脑脊液常规检验结果显示,该患者脑脊液呈红色,轻度浑浊,并且红细胞计数升高;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双侧大脑中动脉、基底动脉纤细,根据患者的症状以及检查结果,最终确诊该患者存在脑血管痉挛,并且还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情况。我将患者的情况告知了患者及患者的家属,建议他们及时入院,并通过药物来缓解症状。患者在与其家属商量了许久后,最终表示愿意配合我进行治疗。在治疗方案上,我给患者选用了奥扎格雷钠注射液来抗血小板聚集和扩张血管;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来促进神经重构,减轻神经细胞水肿的情况。另外,我还给患者开具了尼莫地平片、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胞磷胆碱钠片,尼莫地平片能够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脑血管痉挛的情况,有解除血管痉挛的作用;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改善脑血液循环,扩张血管、保护心肌的作用;胞磷胆碱钠片能降低脑血管阻力,有改善脑细胞的代谢,促进大脑功能的恢复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
总的来说,治疗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患者在积极用药治疗12天后,头痛的症状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只有轻微的疼痛,并且没有恶心、呕吐、头晕的情况,大小便正常,整体的精神状态较入院前较好。见患者恢复得差不多了,我又安排患者复查了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检测、脑脊液常规检验,检查结果未见明显异常。于是我便让患者的家属给患者办理了出院手续。
四、注意事项
看到患者病情好转,为此我也感到特别的开心。在患者出院前,我又给他和他的家属交代了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平时要劳逸结合,多注意休息,每天尽量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不要熬夜。
2.在日常饮食方面,建议少食多餐,三餐要有规律,尽量吃一些维生素、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食物,而烧烤、火锅等辛辣、刺激的食物要少吃。
3.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避免情绪过于激动,如果发现身体出现不适症状,也要及时来医院就诊。
4.可以适当做一些锻炼,一般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五、个人感悟
脑血管痉挛是一种颅内动脉收缩的状态,蛛网膜下腔出血、情绪激动、天气寒冷等原因都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脑血管痉挛。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通过药物、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多数患者经及时有效治疗后预后较好,不影响日常生活,而该案例的患者就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导致的脑血管痉挛,因入院及时,并通过积极使用药物,从而避免了病情进一步恶化。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