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男童步伐不稳、左下肢发软,警惕是结节性多动脉炎

男童步伐不稳、左下肢发软,警惕是结节性多动脉炎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因口眼歪斜、语言不清、步伐不稳、左下肢发软等症状,来院就诊,通过查体、实验室检查、血管造影技术、心电图检查等,被确诊为结节性多动脉炎,我给患儿使用甲泼尼龙片、环孢素软胶囊药物对症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患儿的妈妈对治疗效果满意。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12岁

【疾病类型】结节性多动脉炎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7/10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甲泼尼龙片、环孢素软胶囊)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25天,每月定期复查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步伐不稳、左下肢发软等症状消失


一、初次面诊
记得是一个炎热的夏天,诊室来了一位非常年轻的妈妈,背上背着一个熟睡的男孩,孩子脸微红,孩子的妈妈一进诊室就有些着急地说道,患儿这两天情况异常,两天前出现精神不振、神疲无力的情况,并且走路左腿发软,走路、站立都较为困难,但是几分钟后可以恢复正常。从昨天开始步伐不稳、左下肢发软的症状加重,左手握不住东西,口眼歪斜,语言不清。
我给患儿查体,发现舌质红、舌苔正常,测体温为37.8℃,发育尚好,精神不振,瞳孔等大,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流涎,不能端坐,如果强迫端坐,自动向左侧歪斜,左上肢废而不用,左下肢稍能活动,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异物,食欲尚可,排便正常,听诊双肺呼吸音粗,存在痛性红斑性皮下结节,沿血管成群分布。患儿的妈妈否认存在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精神疾病病史,否认肝炎、结核及其它传染病病史,告知我患儿既往身体健康,很少生病。我初步考虑患儿存在脑部疾病,但是依据目前检查结果还不能确诊疾病,我建议患儿的妈妈办理入院手续,让患儿完善相关检查,明确病因后,及时进行治疗,以免贻误治疗时机。患儿的妈妈欣然接受提议。
二、治疗经过
我给患儿完善实验室检查,发现白细胞数量增加,血小板增高,血沉明显增快和C-反应蛋白增高,血管造影技术可见脑动脉、肠系膜动脉、冠状动脉呈瘤样扩张,存在血管闭塞。患儿进行脑脊液检查,提示蛋白增高,IgM和IgG抗体阴性,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我将患儿诊断为结节性多动脉炎。我决定采取药物来控制病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我与患儿的妈妈沟通后,得到她的许可。我给患儿使用甲泼尼龙片,该药物治疗结节性多动脉炎的首选药物,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我还给患儿使用环孢素软胶囊来降低机体免疫反应,减少使用甲泼尼龙片时的不良反应。

三、治疗效果
患儿通过口服药物治疗25天后,查体发现左下肢行路步态较稳,语言较清晰,口角歪斜改善,左上肢可以正常运动,痛性红斑性皮下结节消散。我给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查,提示无异常改变,我准予患儿出院,继续遵医嘱用药治疗,每月复查,提示无异常。患儿的妈妈对治疗效果非常满意,我由衷地为患儿的病情好转而高兴,希望他从此健康成长。
四、注意事项
患儿经过治疗后,症状基本得到控制,我也为此而开心,考虑到该疾病的治疗周期较长,我向患儿的妈妈反复叮嘱道:
1.患儿出院后,需要遵医嘱继续口服药物控制症状,需要注意药物剂量,用药期间出现不适症状,要及时返院治疗,每月定期复查。
2.本病累及系统较多,药物治疗可降低患儿的免疫力,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应加强护理。鼓励患儿多食用新鲜的蔬菜、水果,在治疗期间应给予富含营养的食物,注意患儿的个人卫生,避免受到细菌感染,加重病情。
五、个人感悟
结节性多动脉炎是一种累及中等大小动脉或小动脉的坏死性血管炎,治疗方法主要是使用药物治疗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原则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该病例中的患儿因明显的步伐不稳、左下肢发软来院就诊,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后,被确诊为结节性多动脉炎,所幸发现较早,药物控制良好。所以大家在出现类似症状时,一定要及时来院就诊,切勿延误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