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胸闷、失眠,原来是植物神经紊乱损害身心健康

精神压力大引起植物神经紊乱,患者出现胸闷、心悸症状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出现胸闷、心悸、失眠、忘事、消化不良的症状,进行体格检查、颅脑CT、心脏彩超等检查后,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患者在使用维生素B1片、盐酸普萘洛尔片、地西泮片等药物治疗后,胸闷、心悸、消化不良症状明显减轻,失眠、忘事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5岁

【疾病类型】植物神经紊乱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8/9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维生素B1片、盐酸普萘洛尔片、地西泮片等)

【治疗周期】院外治疗15天,3个月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胸闷、心悸、消化不良症状明显减轻,失眠、忘事症状也得到了缓解


一、初次面诊
一天下午,一位精神状态不佳的患者走进我的诊室,在和患者的交谈中我了解到,以前患者家里人一直催她生孩子,但由于工作繁忙,并没有足够的精力顾及备孕,所以长期精神紧张、压力较大。一年前,患者工作中出现差错被辞退,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变得萎靡,出现轻微抑郁,总感觉胸闷、心悸,长期失眠、忘事、消化不良。在丈夫细心的开导下,患者慢慢走出困境,开始和丈夫备孕,但是一年过去了,还是没有如愿怀孕。患者和丈夫去当地医院进行检查,医生告诉她是怀孕会受到精神状态的影响。但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后,成效并不大,于是又来到我院就诊。
我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屈髋、屈膝、伸直小腿和屈颈时无疼痛症状出现,可见患者脑膜刺激征阴性。用钝器划前臂屈侧皮肤,2分钟左右出现风团,表示皮肤划痕症阳性。我又让患者进行了颅脑CT、心脏彩超、血常规、血生化等检查,结果均无明显异常。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医学检查,诊断为长期心理压力过大、精神紧张及精神刺激导致的植物神经紊乱。患者询问我是否需要住院治疗,我告诉患者院外遵医嘱用药即可,若药物治疗不佳,再考虑其他治疗。

二、治疗经过
考虑到患者出现了胸闷、心悸、失眠、忘事、消化不良的症状,我给她使用了维生素B1片、盐酸普萘洛尔片、地西泮片、多酶片进行治疗。维生素B1片可以营养神经,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盐酸普萘洛尔片适用于心律失常症,可以缓解心悸症状,避免心速过快、心房颤动,但使用后可能会出现乏力、嗜睡、恶心等不良反应。地西泮片具有抗焦虑、抗抑郁的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失眠症状。但不能长期使用,否则可能导致贫血或血小板减少症。多酶片可以改善患者消化不良的症状,提高胃肠动力。
三、治疗效果
患者院外用药15天后回到医院复查,自诉胸闷、心悸、消化不良症状明显减轻,失眠、忘事的症状也得到了缓解,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均无明显异常。在治疗期间,患者的丈夫常陪同患者出门散心,给她鼓励,改变了她对生活悲观的态度,更加积极地进行治疗。看到患者病情好转,我也感到很欣慰,同时我让患者继续使用抗抑郁药物,巩固治疗效果。
四、注意事项
患者院外治疗期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感到很欣慰。但在复查时,我还是叮嘱她在生活中要多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保持心情愉悦,积极乐观的心态对于治疗植物神经紊乱来说是具有辅助作用的。患者可以多与家人、朋友进行沟通,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避免不良情绪对身体造成刺激。
2.坚持服用抗抑郁药物,不能私自停药、增减药量及使用其他药物替代,定期到医院复查,遵医嘱用药。
3.营养均衡,多吃可以保护神经系统和血管系统的食物,如羊肉、胡萝卜、海带等。
五、个人感悟
自主神经由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组成,两大系统互相制衡维持了植物神经的平衡,当一方增强,另一方减弱时,便会导致平衡被打破,即植物神经紊乱。本例患者就是由于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过大,导致神经系统失衡引起植物神经紊乱,幸好在使用维生素B1片、盐酸普萘洛尔片等药物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不适症状也有所减轻。植物神经紊乱的患者在治疗过程做好心理护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