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患儿头痛、呕吐、发热,竟是“吃”出了病毒性脑炎

患儿头痛、呕吐、发热,竟是“吃”出了病毒性脑炎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儿由于喜欢把不干净的玩具往嘴里送,出现发热、头痛、呕吐等不适症状,经过查体、血常规、脑脊髓液检查以后,综合判断为病毒性脑炎。后经小儿布洛芬栓、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钴胺注射液等药物治疗以后,患儿体温稳定,头痛、呕吐症状好转,精神状态良好。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2岁

【疾病类型】病毒性脑炎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1/7/18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小儿布洛芬栓、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甲钴胺注射液等)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5天,出院后2周复查

【治疗效果】患儿体温稳定,头痛、呕吐症状好转,精神状态良好


一、初次面诊
患儿是一名小女孩,初次见到她时是被她的妈妈抱进医院的,看到情况比较紧急,我快速跑上去询问怎么了。她的妈妈便将情况向我娓娓道来,原来患者最近这段时间总喜欢在家捡一些玩具往嘴里送,昨天就出现了发烧、腹泻、呕吐的情况。本来以为只是简单的腹泻,于是家长就给患儿吃了一些止泻药物。但是这些症状不仅没有得到缓解,今天早上患儿还出现了抽搐的情况,家长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为寻求治疗来到我院。我安抚说,先冷静不要着急。于是对患儿进行了查体发现患儿体温达到了38.2℃,其余各项机能正常。血常规显示C-反应蛋白升高,细菌培养显示阴性。
另外做了脑脊髓液检查,结果显示脑脊髓液外观透明清晰,但白细胞数偏高和中性粒细胞偏高,根据患儿发病症状及检查结果可以综合判断为病毒性脑炎。我告诉患儿母亲,患儿应该是吃了脏东西,导致病毒进入肠胃,从而出现腹泻的症状,同时如果肠道病毒慢慢入侵到中枢神经时,就会出现抽搐的情况。因此为了尽快缓解患儿的不适。我建议住院进行治疗,患儿母亲同意后,便以病毒性脑炎收入我科进行下一步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儿入院以后,鉴于患儿实际病症,在治疗上主要是药物治疗为主,患儿母亲听闻后,表示同意我们的方案,并一定积极配合。考虑到患儿头痛症状明显,还存在发热的情况,因此给予患儿小儿布洛芬栓缓解头痛,配合物理方式降低体温。另外给予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抗感染治疗,给予喜炎平注射液进行抗病毒治疗,给予甲钴胺注射液营养脑神经。由于患儿出现呕吐症状,为避免出现电解质失衡的情况,及时进行补液支持。另外叮嘱患儿母亲,患儿在用药期间一旦出现不适症状,一定要及时告知我们。
三、治疗效果
经过上述药物治疗5天后,患儿头痛、呕吐症状消失,体温也恢复至正常水平,在询问病情时患儿母亲也主动和我们交流,表示能明显感觉到她的孩子精神好了许多,也不再发生惊厥,神志清晰,饮食也很正常,后对患儿进行PCR检测脑脊液病毒DNA,结果显示为阴性。表明患儿恢复良好,已经达到出院标准,出院2周后进行复查,患儿精神状态好,没有其他不适症状。
四、注意事项
由于患儿年龄较小,机体免疫调节能力比较弱,因此,家长应做好以下这些注意事项,避免病毒性脑炎的复发。
1.家长一定要注意看住患儿,她们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对什么都会好奇,要防止患儿乱吃脏东西,如果皮肤破损需要及时给孩子进行碘伏消毒。多给孩子洗手,保持干净卫生,防止病毒、细菌进入体内。
2.一定要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饮食上以清淡食物为主,可以吃一些面食、粥类食物。
3.出院后定期复查,一旦出现头痛、呕吐、抽搐等症状要及早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五、个人感悟
病毒性脑炎可由单纯疱疹病毒、肠道病毒、呼吸道病毒等引起,病毒可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人体,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引起脑实质损伤或免疫反应损伤,导致病毒性脑炎。如本案例中的患儿就是因为经常将不干净的玩具送到嘴里,引起的病毒性脑炎,从而出现发烧、腹泻、呕吐以及抽搐的症状。经过及时的药物治疗以后,患儿恢复正常。因此建议家长朋友们,平时一定看管好自己的孩子,保持饮食的清洁卫生,勤洗手。一旦出现不适症状,应该立即送医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