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总是怀疑自己得了病,还需鉴别诊断疑病症

总是怀疑自己得了病,还需鉴别诊断疑病症

艾明副主任医师

精神心理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在吃过一种保健奶粉后固执地认为对身体造成了伤害,自觉身体多处不适,经过反复就医,医生的解释和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因此来我院求诊。经过一系列检查后,被诊断为疑病症。经过药物和心理综合治疗后,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3岁

【疾病类型】疑病症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3/15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盐酸帕罗西汀片、盐酸丁螺环酮片、舒必利片、奥氮平口崩片)+心理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

【治疗周期】住院一个半月

【治疗效果】病情得到控制,不适症状基本消失


一、初次面诊
患者在7个月前购买了一种保健奶粉,服用后不久自感手臂发麻,脖子和上肢僵硬。查询说明书后认为是其中的“碳酸钙”的成分造成上述感觉。夜里不睡觉,反复上网查询“碳酸钙”可能造成身体上的损害。白天自感头痛头晕,胸闷气短,困倦乏力,无法正常工作。经过反复就医,医生的解释和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凭着对医学的一知半解,常常对号入座,感到自己无药可救,坚信是保健奶粉吃坏了自己的身体。食欲降低,体重减轻近20斤。因此家属带其来我院求诊。听了家属的描述,我心里有了大致的方向。
二、治疗经过
我给患者做了相关检查,体格检查:基本正常。血常规、尿常规、颅脑CT:未见明显异常,排除了器质性疾病。精神检查:意识清晰,面容憔悴,蓬头垢面,胡子拉碴,注意力不集中,不停地向医生诉说自己的痛苦感受,反复询问能否治好。情绪低落,焦躁不安,认为别人都不能理解自己的痛苦,有悲观厌世轻生的念头。未引出明显的幻觉妄想,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如果是精神分裂症,一般会出现妄想的症状,甚至幻听、幻视,而且患者就诊不积极,甚至拒绝做医学相关检查,这些患者没有出现这些症状,而且经过精神分裂症量表的测量,患者无异常情况,因此排除精神分裂症。如果是焦虑症,患者通常会出现焦虑、紧张等情绪,各项检查结果也为阴性,但患者不会顽固性地认为自身存在某种躯体疾病,经过医生科学合理地解释后,患者的求医欲望不再强烈,所以可以排除焦虑症。综合诊断为“疑病症”。
将患者收治入院后,我和患者及其家属沟通了患者的病情,在征得他们的同意后立刻展开治疗。先是开具了盐酸帕罗西汀片进行抗抑郁治疗,配合使用盐酸丁螺环酮片,主要是为了缓解焦虑情绪。用药两周后患者的病情无明显的改善。我给患者加用了舒必利片,主要是为了增强抗抑郁的效果。患者未产生明显的不适症状,继续用药。随后还增加药物奥氮平口崩片,具有静心的作用。在使用药物进行治疗的同时,还给患者进行了心理治疗,通过支持性心理治疗让其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以事实说明他的身体是健康的。

三、治疗效果
患者入院后,经过药物和心理综合治疗后,饮食、睡眠都比较好,个人卫生明显改善,不再纠缠保健奶粉的问题,全身不适基本缓解,情绪低落、焦躁不安的症状基本已经消失。主动要求回单位上班,对医生的解释能耐心听取。经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估后,患者的情绪基本恢复正常,患者可以出院了。看到患者逐渐恢复正常,我也替他感到高兴。
四、注意事项
患者出院的时候,我嘱咐他注意以下事项:
1.在饮食上,以清淡、富含营养为主,可以适当地吃苹果、牛奶、鱼等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少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少吃含有化学物质、防腐剂和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2.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该注意休息,劳逸结合,保持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生活规律,心情愉快,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抽烟喝酒。
3.如果身体有不适症状应该及时就医检查,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不要乱相信别人或网上的说法。
4.定期来医院复查。
五、个人感悟
疑病症是一种对自身感觉或征象作出患有不切实际的病态解释,致使心身由此产生的疑虑、烦恼和恐惧所占据的神经症。而本文患者就是因为怀疑自己吃了保健奶粉后对身体造成了伤害,固执地认为自己得病了,从而产生了一系列不良情绪,其实他的身体是健康的。在生活中如果身体出现不适症状是应该及时就医检查,但是我们也要相信医学检查结果,不要杞人忧天,否则反而影响身体健康。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