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病毒性脑膜炎造成头痛、呕吐,药物治疗是有效措施

淋雨后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脑膜炎,药物治疗是有效措施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淋雨后,出现鼻塞、流鼻涕的症状也没有引起重视,只是使用了感冒药物进行治疗,后出现头痛、呕吐症状。自行用药后未得到好转便来到我院寻求治疗。经过查体、头颅CT、脑脊液检查后综合判断为病毒性脑膜炎,经过阿昔洛韦注射液、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药物治疗后,患者头痛、呕吐症状好转,未见其他不适。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7岁

【疾病类型】病毒性脑膜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2/2/18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注射液、复方甘露醇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等)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2天,出院后1个月复查

【治疗效果】患者头痛、呕吐症状好转,精神状态良好


一、初次面诊
患者是一名47岁的中年人,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精神状态比较差。还是在家属的搀扶下走进医院的。当我看到他们的时候,便立即走上去询问是怎么回事。经过一番和家属的交流后了解到,患者在一周前由于防护不当,淋雨了。第二天就出现了鼻塞、流鼻涕的情况。患者最开始以为只是简单的小感冒,吃了一些感冒药后症状也的确有所缓解,但是在两天前却出现了头痛、呕吐的情况,精神也比较差。在家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止痛药物后症状有所改善,两天过去了头痛和呕吐症状仍然没有消失,不放心才来到我院进行检查。
我对患者进行查体发现眼球活动正常,脑膜刺激征为阳性,四肢活动正常,其他检查也没有看到有异常。为了排除颅内出血的可能,我完善了患者头颅CT检查,结果未见异常。于是考虑是颅内感染性疾病,脑电图检查可见弥漫性慢波异常改变。脑脊液检查可见压力为2.0kPa,脑脊液常规细胞数升高,以单核细胞为主。脑脊液微量白蛋白升高,葡萄糖和氯化钠值正常。并且墨汁染色为阴性,因此结合患者表现症状以及检查结果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我告诉患者引起该病的原因有很多,主要病因为病毒感染,绝大多数为肠道病毒感染,通常经过粪-口途径传播。患者可能是淋雨时候受到了感染。我建议患者先住院治疗,患者同意后,我以病毒性脑膜炎收入我科进行下一步治疗。

二、治疗经过
患者入院后,我告诉患者病毒性脑膜炎的治疗,目前临床上一般采用药物治疗的方式。患者听闻后,明确表示肯定积极的配合。因此主要是使用抗病毒药物,选择阿昔洛韦注射液,每天3次进行抗病毒治疗,同时由于患者开始颅内压较高,出现了头疼的情况,因此给予复方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防止脑疝。另外由于患者出现了呕吐的情况,给予氯化钠注射液补液和氯化钾注射液补液补钾处理,这样可以防止由于呕吐和脱水剂导致的电解质紊乱。同时在用药期间,叮嘱患者需要观察小便的情况,多喝水加强排泄,防止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情况。
三、治疗效果
患者采用上述药物治疗一周以后,患者头痛症状得到改善。继续使用抗病药物治疗,并减少复方甘露醇注射液的用量。继续治疗三天,患者症状已无头痛、呕吐感。入院后第十二天查房,患者无头痛不适,精神食欲也完全恢复正常,活动正常。脑膜刺激征为阴性,无恶心。查脑脊液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正常。患者身体情况已达到出院标准。因此准予出院,出院一个月后复查,未见不适,精神状态良好。
四、注意事项
病毒性脑膜炎这种疾病的发生是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伤害的,甚至在严重的时候,还有可能会导致一些后遗症的发生,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多注意参加一些运动,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和减少患病的概率,另外,病毒性脑炎患者还需要注意做好自己的个人卫生工作,如勤洗手以防止感染现象的发生。
2.患者还需要注意饮食方面的调整,不要吃一些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一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如小米粥、豆腐、芹菜等。患者还需要多注意休息,不要太过劳累,以便促进疾病的尽快康复。
五、个人感悟
病毒性脑膜炎是一种由各种病毒感染引起的脑膜急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以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就如本案例中的患者,出现了头痛、呕吐的症状。可通过脑脊液检查进行临床诊断。患者淋雨后,出现鼻塞、流鼻涕的症状。以为只是普通的小感冒,因此只是服用一些感冒药进行治疗,出现头痛后也只是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进行止痛。这其实是不可取的。当人们出现头疼等不适症状时,都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明确病因后对症治疗,以防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