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患上植物神经紊乱不要慌—中西医综合治疗来助力

患上植物神经紊乱不要慌—中药、西药综合治疗来助力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从半年前开始患者怕风、多汗、怕冷、心烦、失眠的症状,尤其是在生气后还会有所加重。患者间断服用药物治疗,症状时重时轻。1个月前患者的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的治疗,遂来我院求诊。经过一系列检查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给予了西医与中医的综合治疗。经过治疗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43岁

【疾病类型】植物神经紊乱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5/24

【治疗方案】西医(生脉注射液、谷维素片)+中医(桂枝、白芍、当归、炙甘草、浮小麦、大枣、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柴胡、煅龙骨、煅牡蛎、百合、炙黄芪、生白术、生姜、柴胡疏肝散)

【治疗周期】住院半个月

【治疗效果】怕风、多汗、怕冷、心烦、失眠的症状基本消失


一、初次面诊
我初次见患者的时候发现他精神比较差,眼袋比较严重,在问诊过程中频繁地打哈欠。原来患者从半年前开始就出现了怕风、多汗、怕冷、心烦、失眠的症状,症状时重时轻,在生气后症状会加重。患者间断口服改善睡眠以及抗焦虑的药物进行治疗(具体药物不详)。1个月前患者的症状加重,为求进一步的检查和治疗,遂来我院求诊。患者既往身体康健,否认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史,无药物、食物过敏史。根据我多年的从医经验怀疑是植物神经紊乱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还需做进一步的检查才能确定。
二、治疗经过
将患者收治入院后,给他做了进一步的检查。查体:T36.5℃,P80次/分,R19次/分,BP120/60mmHg,BIM25.5KG/㎡;神志清楚,查体合作;皮肤黏膜无苍白,无紫癜,无黄染出血点,无皮疹,皮下结节,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头颅大小正常,毛发分布均匀,头发无脱落,眉毛无脱落,结膜无充血,未见出血点,虹膜无黄染,眼球无凸出及凹陷,运动自如,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还配合做了甲状腺功能检查、血常规、甲状腺CT以及头颅CT多种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情况,排除了身体的器质性疾病。综合检查结果以及患者出现的症状,我诊断为植物神经紊乱,这种疾病在中医上与郁证有关。告知患者及家属病情后,随后开展了进一步的治疗。在西医治疗上,先是给予静点生脉注射液,能够益气养阴。口服谷维素片以调节植物神经。在中医治疗上,使用桂枝、白芍、当归、炙甘草、浮小麦、大枣、太子参、麦冬、五味子、柴胡、煅龙骨、煅牡蛎、百合、炙黄芪、生白术、生姜煎服,主要是为了调和营卫、益气固表。再配合柴胡疏肝散舒疏健脾,解郁安神。

三、治疗效果
患者在住院期间经过西医和中医综合治疗后,病情有明显的好转,多汗、怕冷的症状得到有效地控制,而且失眠的症状逐渐消失,睡眠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在查房过程中我发现患者的精神一天比一天好。我观察患者病情的恢复得比较好,于是给他做了查体、血常规、尿常规等相关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并无异常情况。随后安排患者出院回家。
四、注意事项
本病与患者的精神压力、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嘱咐患者及其家属注意以下事项:
1.在饮食上,尽量少食辛辣刺激食物,比如大蒜,辣椒,芥末等,以免刺激肠胃,还会与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容易影响药效。还需要注意均衡营养,荤素搭配,可以经常食用小米、小麦、蘑菇等含有大量维生素B族、黑色素的食物,有助于舒缓神经,改善神经传导的作用。
2.平时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精神紧张,可以通过唱歌、旅游等方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缓解精神压力,放松心情。
五、个人感悟
本病是一种由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引起的多系统机能紊乱性疾病。通常与生活压力过大、精神紧张等原因息息相关。患上本病后,如果消极处理,拒绝就医,容易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不过本病经过积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如同本文患者在经过中西结合治疗后,身体恢复良好,而且治疗后做好护理工作,调节好情绪,通常复发的可能性比较小。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