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遗传因素引起的多囊肾怎么治?手术治疗助你恢复健康!

遗传因素引起的多囊肾怎么治?手术治疗助你恢复健康!

黎颖副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市中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自述在半年前开始出现腹部胀痛的症状,因当时症状较轻,误以为是暴饮暴食导致的,遂未曾就医。后来因经常出现腹部疼痛,偶尔还伴有血尿的情况,才前来本院就医。经血常规、尿常规、腹部CT检查、基因检测确诊为多囊肾,并进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才得以缓解病情。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43岁

【疾病类型】多囊肾

【就诊医院】重庆市中医院

【就诊时间】2017/9/25

【治疗方案】手术治疗(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药物治疗(盐酸哌替啶片,左氧氟沙星片)

【治疗周期】住院14天,出院后1个月进行复查

【治疗效果】肾区疼痛、血尿等症状有所缓解


一、初次面诊
患者为43岁的女性,初次就医时自述,从半年前开始,她就已经出现腹部不适的症状。起初表现为腹部阵发性的疼痛,但疼痛程度不高,通过适当休息或者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一般都可以使疼痛得到缓解。但后来腹部疼痛的症状不断加重,不仅是发病频率增高,而且疼痛比较剧烈,连腰部以及背部偶尔都会出现放射性疼痛的情况。并且最近1个月,排尿时尿液还出现白色泡沫,偶尔甚至是血红色的尿液。在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我仔细检查了患者的腹部,发现患者的疼痛部位主要在肾区周围,而且平躺时腹部不平,表面有结节样隆起,用手触摸腹部,则可以触及肿大、质硬的肾脏。我不由怀疑患者有多囊肾。
随后,我询问了患者的疾病史以及亲属身体状况。得知,患者既往没有患过重大疾病,只是偶尔会因细菌感染、病毒感染而出现感冒、支气管炎、湿疹等比较常见的疾病,而且基本都已经治愈,没有留下后遗症。而其父亲的身体素质也比较好,没有心脏、肾脏等异常的问题,但其母亲的肾脏不好,多次得肾结石,还有多囊肾。
而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其父母的疾病史进行分析,我进一步怀疑她存在多囊肾,且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二、治疗经过
因怀疑患者有多囊肾,我便安排其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腹部CT检查,其中血常规显示各项指标比较正常,不存在炎症;但尿常规显示患者的尿液中存在过多的红细胞、白细胞,存在血尿、蛋白尿;腹部CT检查则显示患者的肾脏内有多个较大的囊泡。故此基本可以确定患者有多囊肾。而且后续进行基因检测,显示患者的16号染色体的短臂存在异常基因,可知发病因素与基因遗传有关。
因自己的母亲有多囊肾,患者对此病比较熟悉,所以得知病情后比较平静,主动咨询治疗方法。我也希望患者能尽快得到治疗,随后便通过会诊决定好患者的手术方案,即腹腔镜肾囊肿切除术。因术前检查显示患者的心脏、肺部等功能正常,不存在手术禁忌症,之后我立即安排其接受手术,以便于切除囊肿壁,控制病情发展。而在手术后,由于患者出现比较严重的疼痛,我便给其使用了盐酸哌替啶片,有助于镇痛。

三、治疗效果
该患者虽然患有多囊肾,而且入院治疗时已经出现多种不适的症状,但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后,还是取得了比较好的治疗效果,使得肾脏内多余的囊泡被清除干净,而且手术后没有并发感染,住院14天后顺利出院。而在出院后1个月前来复查时,患者自述腹部疼痛、血尿、蛋白尿等症状没有复发,经腹部CT检查也可见,肾脏基本已经恢复正常。
四、注意事项
我很关心患者出院后的身体恢复情况,担心她因为不遵守日常注意事项而导致病情复发,所以在其出院时多次叮嘱她注意这些事项:
1.由于进行了手术,患者回家后需要注意多休息,不能过早进行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这样可能会引起伤口撕裂,甚至可能会加重肾脏负担,从而影响肾脏恢复正常功能。
2.平时也要注意保持平和的心态,情绪起伏不能太大,也需要按时休息,在养病期间最好也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不能黑白颠倒或者过度熬夜,以免影响身体恢复。
五、个人感悟
多囊肾属于肾病的一种类型,是指肾脏内有囊肿,最初可能比较少,但如果不及时治疗,囊肿可能会不断增多,甚至全肾都可能会布满大小不等的囊肿,而这种疾病的诱发因素通常与基因遗传有关,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几率,就如该病例中的患者,便是因其母亲而遗传到这种疾病。建议其他群众注意,如果家中其他亲属患有多囊肾,应该多关注肾脏健康,尽量去医院检查肾脏是否存在囊肿,以便于尽早采取治疗措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