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对抗肺淋巴管肌瘤病,长期服药是关键

对抗肺淋巴管肌瘤病,长期服药是关键

迟翔宇主任医师

内科山东省立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年龄36岁,体检时CT检查中发现肺部出现数个肺大疱,怀疑有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肺部疾病,于是前来就诊。经肺部CT、血清VEGF-D检测后,确诊为肺淋巴管肌瘤病,使用西罗莫司胶囊进行靶向治疗,同时配合使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进行治疗,治疗开始后患者情况有所好转,肺大疱的生长得到有效控制。

【基本信息】性别:女,年龄:36岁

【疾病类型】肺淋巴管肌瘤病

【就诊医院】山东省立医院

【就诊时间】2020/12/26

【治疗方案】靶向治疗(西罗莫司胶囊)+药物治疗(枸橼酸他莫昔芬片)

【治疗周期】长期用药治疗,定期随访复查

【治疗效果】局部肿块有所缩小,血清VEGF-D值有所下降


一、初次面诊
患者带着一叠检查报告来到诊室,随后了解到,患者今年36岁,几天前公司组织体检,自己也去了,但是体检时CT出现异常,体检医生让她赶紧来大医院看看。随后我看到患者的胸部CT,发现有多个囊性影,于是询问患者是否有吸烟史,患者否认,并且患者表示自己身体一直比较健康,没有异常症状,除了生孩子住过院,其他时间就很少生病住院。根据患者的胸部CT,初步怀疑有肺炎、肺结核、肺气肿等肺部病变,于是让患者进一步进行肺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双肺密度降低,有弥漫分布的囊状阴影,均匀分布在肺实质,怀疑肺淋巴管肌瘤病。马上让患者进行了血清VEGF-D检测,作为诊断淋巴管肌瘤的特异性指标,结果高达3535.5pg/ml,于是确诊为肺淋巴管肌瘤病。为明确病变范围,我安排患者进行了腹部增强CT,显示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右骼血管上都有肿块。

二、治疗经过
在得知检查结果后,患者立马哭了出来,我安慰患者,虽然肺淋巴管肌瘤病比较罕见,但是患者现在并没有出现明显不适症状,所以在及时对症治疗后,能够控制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进展,患者听后,表示愿意积极配合治疗。于是我给予患者西罗莫司胶囊进行靶向治疗,该药物为免疫抑制剂,可用于预防肾移植后的排斥反应,同时也能够抑制由抗原和细胞因子激发的T淋巴细胞的活化和增殖,起到治疗肺淋巴管肌瘤病的作用,考虑到患者已经生育,对雌激素的需求不大,所以也使用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进行治疗,因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发生与雌激素有一定的相关性,该药物能够阻止雌激素发挥作用,以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三、治疗效果
由于肺淋巴管肌瘤病会不断进展,所以需要长期服用药物,并且在患者服药期间,需要定期进行复查,以便检测病情的进展。患者在用药治疗三个月后,进行复查,发现腹主动脉、下腔静脉、右骼血管上的肿块没有继续增大的趋势。患者在用药治疗半年后,没有强烈不适反应,腹部CT显示腹部的肿块有所缩小,同时血清VEGF-D检测的值为2433.7pg/ml,虽然仍高于正常值,但是相比治疗之前已经下降了很多,治疗效果比较好。
四、注意事项
患者在复查时情况较好,病情得到控制,但是我也告诉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1.患者比较年轻,确诊肺淋巴管肌瘤病之前身体状态一直较好,所以我也建议患者在患病之后不要消极面对生活,可以恢复此前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
2.同时我嘱咐患者适当锻炼身体,可以增强体质,提高自己的免疫力与抵抗力,提高抗病能力。
3.由于患者肺部长有数个肺大疱,所以我也叮嘱患者注意自己的日常护理,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免感冒着凉,以免造成肺部感染。
五、个人感悟
肺淋巴管肌瘤病是一种罕见且病因未明的、不断进展的弥漫性肺部疾病,发病率非常低,常误诊为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支气管炎,好发于育龄期女性,一般会有反复发作的气胸、进行性呼吸困难、乳糜胸、咳嗽、咯血等表现。该患者发现较早,尚未出现明显症状,经治疗后病情也得到了及时、有效地控制。其实,对于肺淋巴管肌瘤病,大家也不必过于恐慌,只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能够有效地延长生存期,同时定期体检也是预防危重疾病发生的有效措施。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