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进食哽噎、咽部不适,可能是得了噎膈

进食哽噎、咽部不适,可能是得了噎膈

黄玉红主任医师

内科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男,56岁,有慢性胃病十年病史,出现进食梗阻、咽部不适症状半月余,于是来我院就诊。结合检查结果、患者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为噎膈。与患者沟通后,使用“启膈散”“二陈汤合四逆汤”加减辨证论治,配合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康复新液进行治疗。治疗3周后患者进食梗阻、咽部不适症状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56岁

【疾病类型】噎膈

【就诊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5/24

【治疗方案】启膈散+二陈汤合四逆汤+西药(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康复新液)

【治疗周期】治疗3周,随访1个月

【治疗效果】进食梗阻、咽部不适症状好转


一、初次面诊
大家有没有想过,当吃饭变成一件折磨人的事,那该多难受?对于我接诊的这位患者来说,吃饭就是一件难事。患者今年56岁,他说大概在1个多月以前,他开始出现进食梗阻、咽部不适症状,每次吃完饭都感觉肚子特别胀,还打嗝、口苦,有时候还想吐,特别难受,就因为这样他现在对吃饭越来越没兴趣。我问患者有没有什么病史,患者告诉我他有十年的慢性胃病。
于是我先给患者进行体格检查,显示腹平软,上腹部按压不适,肝脾肋下未及,移动性浊音。然后为患者进行望诊、脉诊,望诊显示患者精神、食欲、睡眠欠佳,舌红,苔薄腻,脉诊显示脉弦细而滑。通过望诊、脉诊来看,我怀疑患者是噎膈。为了明确诊断,我安排患者进行电子胃镜,显示胃底、胃体见多发片状糜烂,胃角、胃窦粘膜充血水肿,红白相间,以红为主,可见多发糜烂。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噎膈诊断明确。

二、治疗经过
我将诊断结果告知患者,患者听完立马着急地问我怎么治疗。我让患者不要着急,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使用“启膈散”“二陈汤合四逆汤”加减辨证论治,配合西药,缓解症状。患者仔细思考后同意了我的治疗方案。
因为患者舌红,苔薄腻,脉弦细而滑,是比较典型的痰气交阻证,所以予以“启膈散”加减,该方剂主要有沙参、丹参、茯苓等中药材,有润燥解郁,化痰降逆的功效。同时予以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铝碳酸镁咀嚼片抑制胃酸分泌、保护胃粘膜,康复新液修复溃疡创面。服用“启膈散”一段时间后,患者症状缓解,稍有纳呆,夜寐欠佳,苔白腻、脉弦,于是改用“二陈汤合四逆汤”加减,主要有半夏、炙甘草、茯苓等中药材,有化痰滋阴的功效。服用“二陈汤合四逆汤”一段时间后,患者夜寐欠佳的症状得到改善,舌淡红,苔薄,于是再次改用“启膈散”加减。
三、治疗效果
用药治疗3周后,患者进食梗阻、咽部不适、餐后饱胀感、口苦、打嗝症状明显好转,患者告诉我他现在食欲慢慢恢复了,相比于用药之前,吃得好睡得也好,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用药期间没有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我给患者安排复查,结果良好,看来这套治疗方案比较适合患者,患者对治疗效果很满意。
四、注意事项
经过这段时间的治疗,患者身体逐渐恢复,我也为他感到高兴。不过噎膈除了用药治疗外,日常调理也很重要,所以我叮嘱他要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食用过于粗糙的食物,减少对胃粘膜的刺激,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规律饮食,避免长期大量饮酒、吸烟,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3.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4.如果出现不适症状,及时就诊。
五、个人感悟
噎膈是中医病名,是指食物吞咽受阻,或食入即吐的一种疾病,通常与忧思恼怒、饮酒嗜辛等因素有关。进行中医治疗时,通常要辨证施治,该患者舌红,苔薄腻,脉弦细而滑,属于痰气交阻证,所以使用“启膈散”、“二陈汤合四逆汤”,治疗效果很理想,我很欣慰,这也证明了我的判断很准确。
我作为一个医生,也想提醒其他与该患者症状类似的朋友,及时前往医院检查,如果确诊噎膈,积极配合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