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免疫力低下与原发性腹膜炎的相关性,你可了解?

免疫力低下与原发性腹膜炎的相关性,你可了解?

曹键副主任医师

外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为59岁男性,免疫力低下,主诉腹胀、腹痛,一周前开始下肢浮肿,一直瞒着家属,入院前发热,结合症状及检查结果,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腹膜炎。患者住院采用腹腔穿刺术,以及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人血白蛋白注射液两种药物治疗,治疗效果较好,患者恢复良好。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59岁

【疾病类型】原发性腹膜炎

【就诊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就诊时间】2021/10/3

【治疗方案】腹腔穿刺术+药物治疗(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人血白蛋白注射液)

【治疗周期】住院治疗12天,一个月内门诊随访

【治疗效果】治疗效果较好,患者的身体恢复良好


一、初次面诊
一位患者家属的陪同下来到了门诊,看起来年龄比较大,家属着急的跟我说“医生,我父亲今年58岁,近期肚子疼,发胀,昨天还发热了,这是怎么回事儿?”我安抚了家属,告诉她不要着急,我这边先了解一下具体情况,再完善检查,进行治疗。家属整理了一下情绪,随后我了解到原来患者免疫力低下,一周前开始下肢浮肿,一直瞒着家属,昨天才发现,所以赶紧带他来我院就诊。
我先给他进行了体格检查,体温38.5℃,腹部膨隆、压痛、反跳痛,而且移动性浊音阳性,属于腹腔积液的特征,初步考虑自发性腹膜炎。为了排除消化道穿孔的可能,患者行全腹强化CT,结果提示大量腹腔积液,未见到消化道穿孔的表现,同时患者的血常规炎症指标升高,结合症状,高度怀疑原发性腹膜炎的可能性,收入我院诊治。
二、治疗经过
我告知患者家属,无论是不是原发性腹膜炎,患者都需要抽取腹腔积液,然后再进一步将标本送检,针对性使用抗感染药物治疗,患者的家属家属比较着急,表示同意治疗方案,并希望尽快安排。
我给患者做了腹腔穿刺术,并将腹腔积液送检结果提示腹水的有核细胞计数高达2623ˣ10⁶/L,多个核细胞比例81%,明确为原发性腹膜炎。为选择敏感的抗感染药物,遂将患者的腹腔积液进行细菌培养,提示大肠埃希菌感染,给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抗感染,输入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补充血浆白蛋白,减少腹腔积液的产生。同时需持续性引流腹腔积液,缓解腹胀症状,所以治疗期间患者需注意不要拉扯到引流管。
三、治疗效果
经过持续性的腹腔积液引流,患者复查强化CT,体内的腹腔积液基本被排出,腹痛、腹胀的情况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而规律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体内的大肠埃希菌被彻底清除。住院治疗的第12天,患者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无特殊不适,予以办理出院。
四、注意事项
患者的身体虽然基本恢复,但始终是生了一场病,抵抗力与正常人相比较差,虽然家属比较配合治疗,让我很开心,但我还是应该尽到医生的责任,出院时反复嘱咐患者及其家属一些注意事项。
患者平时的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多喝温水促进新陈代谢;保证充足的睡眠,早睡早起,不要熬夜;注意清洁卫生,外出回家认真洗澡、洗手,预防感染;同时注意观察身体的变化,出现不适及时就医,以免病情复发。
五、个人感悟
原发性腹膜炎是腹膜炎的一种,是由非腹腔病灶引起的腹膜炎症,常会在患者体内发现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等细菌。该患者就是典型的大肠埃希菌感染,血行播散、抵抗力下降、生殖道感染等都可能是感染途径,还好患者经治疗后恢复,患者及其家属都很高兴。在此告诫广大患者,平时要注意预防感染,生病时谨遵医嘱进行检查、诊治。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