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68岁高龄患者突发头晕,确诊中枢性眩晕

68岁高龄患者突发头晕,确诊中枢性眩晕

谭戈主任医师

内科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是一位68岁的男性,有10年的高血压病史,遵医嘱服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控制,1天前突发头晕、视物旋转,于是来我院就诊。结合检查结果、患者症状进行综合分析,诊断为中枢性眩晕,是后循环缺血导致的。与患者及其家属沟通后进行药物治疗。住院14天后患者病情稳定,头晕好转。

【基本信息】性别:男,年龄:68岁

【疾病类型】中枢性眩晕、后循环缺血

【就诊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就诊时间】2020/6/21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

【治疗周期】住院14天,随访1周

【治疗效果】病情稳定,头晕好转


一、初次面诊
记得第一次见到患者时,他正蹲在地上干呕,十分难受。我慢慢把他扶起来,给他倒了杯水,问他哪里不舒服。患者说他1天前突然感觉头晕,看东西好像在转,所以今天一早就来医院检查。刚刚就是头太晕了特别想吐。我问患者有没有什么病史,患者说他有10年的高血压病史,一直在根据医嘱吃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控制血压。
听完患者的话,我先给患者进行了体格检查,显示患者血压136/74mmHg,神志清楚,语言流畅,口角不偏,伸舌居中,左侧巴氏征阳性。然后为患者完善血常规,未发现明显异常。因为患者主要是头晕症状,所以需要排除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安排患者进行Dix-Hallpike试验,结果为阴性。既然排除了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我高度怀疑是中枢性眩晕,于是行变温试验,结果冷热反应分离,有向患侧的优势偏向,确诊中枢性眩晕。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我为患者进行超声检查,显示双侧颈动脉斑块形成,左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减低,提示后循环缺血。结合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中枢性眩晕诊断明确,是后循环缺血导致的。

二、治疗经过
有了诊断结果后,我先将病情告知患者,然后让其通知家属。患者家属很快就到了医院,他们表示希望尽快开始治疗,让患者早点恢复。于是经过沟通,结合患者情况及意愿,最终决定进行药物治疗。
在了解患者无药物过敏史后,我给患者使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进行静脉滴注,该药的主要成分是银杏叶提取物,可以改善脑部血液循环。考虑到患者头晕的症状比较严重,于是予以盐酸倍他司汀注射液缓解症状,该药有扩张血管的作用。最后我让患者继续服用马来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降压。
三、治疗效果
治疗期间患者积极配合,未出现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治疗14天后,患者头晕症状好转,患者自述精神状态比较好,未出现恶心呕吐症状,询问我什么时候可以出院。于是我为患者进行复查,查体感觉未见异常,血压140/86mmHg,结果良好,患者各项指标符合出院标准,予以出院。患者及其家属对治疗效果很满意。
四、注意事项
患者出院时特别开心,脸上挂着灿烂的笑容,我也不由自主地露出了微笑。考虑到患者年龄比较大,所以我多次提醒他出院后要注意以下事项: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规律作息,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2.外出时多加小心,避免出现跌倒摔跤的情况,而且低头、久蹲起身时动作要缓慢。
3.保持清淡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过咸的食物,日常可以多饮水。
4.遵医嘱用药,不要自行减量、停药,如果有不适,及时就诊。
五、个人感悟
中枢性眩晕就是脑部疾病引起的眩晕,眩晕可为旋转性或非旋转性,持续时间较长,程度不定,一般较轻,有时可进行性加重。该患者的眩晕症状就比较严重,让我特别欣慰的是他能够在发现自己身体不适时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这种及时就医的意识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导致眩晕的原因比较多,如果出现眩晕的情况,应该及时前往医院查明病因,早发现,早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